大叶排草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大叶排草


大叶排草

  【拼音名】Dà Yè Pái Cǎo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大叶过路黄的全草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simachia fordiana Oliv.

  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短,发出多数纤维状根,茎通常簇生,直立,肥厚多汁,高30-50cm,圆柱状,散布稀疏黑色腺点,通常不分枝。叶对生,茎端的2对间距短,常近轮生状;具短柄或近无柄,中部叶柄长6-20mm;叶片椭圆形,阔椭圆形以至菱状卵圆形,长6-18cm,宽3-10(-12.5)cm,先端锐尖或短渐尖,基部阔楔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粉绿色,无毛,两面密布黑色腺点,侧脉4-6对,在下面稍隆起,网脉纤细,不明显;近茎基部的1-2对叶退化呈鳞片状。花序为顶生缩短成近头状的总状花序;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长1-1.5cm,密布黑色腺点;花梗极短或花序下部的长达6mm;花萼长6-12mm,5分裂近达基部,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宽2-3.5mm,密布黑色腺点;花冠黄色,长1.2-1.9cm,基部合生部分长4-5mm,5裂,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钝或稍尖,有黑色腺点;雄蕊5,花丝下部生成高约3mm的筒,分离部分长3-4mm;花药卵形;子房卵珠形,花柱长约7mm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3-4(-5)mm,常有黑色腺点。花期5月,果期7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密林中和山谷溪边湿地,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800m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和云南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淡;性平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利湿;消肿解毒。主黄疸;浮肿;泄泻;跌打损伤;疾病;疖肿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浮肿 黄疸 疖肿 利湿 清热利湿 消肿解毒 泄泻

大叶排草


大叶排草的功效 大叶排草的用途 大叶排草可以治疗 大叶排草的用法 大叶排草的用量 大叶排草主要治疗 大叶排草能够治疗的疾病 大叶排草的用法 大叶排草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地锦草

    “地锦草”在《中国药典》 “地锦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地锦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国药典》:地锦草   【拼音名】Dì Jǐn Cǎo   【英文名】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  【别名】奶浆草、
  • 滴滴花

      【拼音名】Dī Dī Huā   【别名】还魂草、虎耳还魂草、九倒生   【来源】苦苣苔科珊瑚苣苔属植物珊瑚苣苔Corallodiscus cordatulus (Craib) Burtt (Didissandra cordatula Craib)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集,晒干。
  • 大黄连刺

      【拼音名】Dài Huánɡ Lián Cì   【别名】土黄连、石妹刺、大黄连、宽叶鸡肢黄连、刺黄连、鸡脚刺、三颗针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小檗科植物粉叶小檗的根和茎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rberis pruinosa Frnch.   采收和储藏:全年采根,除去
  • 大蓟

    “大蓟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大蓟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大蓟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大蓟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“大蓟”在《中国药典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蓟   【拼音名】Dà Jì   【别名】大刺儿菜、大刺盖、老虎脷、山
  • 大风子油

    “大风子油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大风子油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风子油   【出处】《纲目》   【拼音名】Dà Fēnɡ Zǐ Yóu   【别名】大枫油(《普济方》)   【来源】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种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