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山桂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大叶山桂


大叶山桂

  【拼音名】Dà Yè Shān Guì

  【别名】大山桂、三条筋、胶桂、鸭母桂、土肉桂

  【来源】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 Cinnamomum obtusifolium (roxb.) Nees,以树皮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切片,阴干或晒干研粉,亦可鲜用。

  【原形态】为常绿乔木,高可达15米。树皮灰褐色或黑褐色,有肉桂及樟脑香气;枝常对生,近四棱形,节上稍肥大。叶对生,革质,叶柄带褐色,叶片长椭圆形,长10厘米以上,可达30余厘米,宽4~7厘米,可达16厘米,先端钝圆至微凹,基部钝,全缘,离基三出脉明显,期间有横向平行细脉,上面橄榄绿色而光亮,下面淡绿色,无毛。夏季开黄绿色小花,集成圆锥花序;花被6;雄蕊9个;退化雄蕊3。果实椭圆形,橄榄绿色,顶端有小突尖,基部有浅杯状的宿存花被,边缘常可见6圆齿状裂片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地密林中,箐沟边或林谷阴湿处。我国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省区有分布。

  【炮制】洗净切片,阴干或晒干研粉,亦可鲜用。

  【性味】甘、辛,温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温中散寒,理气止痛,止血,接骨。用于胃寒疼痛,虚寒泄泻,风湿骨痛,腰肌劳损,阳痿,闭经;外用治外伤出血,骨折,蛇咬伤

  【用法用量】干粉3~5分,水冲服;或3~5钱,水煎服。外用鲜树皮适量捣烂调水敷,或研粉敷患处。

 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治疗疾病: 闭经 出血 风湿骨痛 骨折 接骨 理气 理气止痛 散寒 蛇咬 蛇咬伤 疼痛 外伤出血 胃寒疼痛 温中 温中散寒 泄泻 阳痿 腰肌劳损


大叶山桂的功效 大叶山桂的用途 大叶山桂可以治疗 大叶山桂的用法 大叶山桂的用量 大叶山桂主要治疗 大叶山桂能够治疗的疾病 大叶山桂的用法 大叶山桂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顶羽菊

      【别名】苦蒿   【来源】菊科顶羽菊Acroptilon repens (L.) DC.[Centaurea picris Pall.],以地上部分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河北、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活血消肿。主治痈疽疥疮,无名肿毒,关节
  • 多穗蓼

    “多穗蓼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多穗蓼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多穗蓼   【出处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Duō Suì Liǎo   【别名】辣蓼、水蓼、恣恣萨曾(藏名)。   【来源】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。
  • 点头菊

      【出处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Diǎn Tóu Jú  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点头菊的全草。   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约35厘米。根茎短,有宿存残叶基。叶根出,具柄;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,全缘或具微锯齿。头状花序常弯垂,2~5个排列成总状花序,
  • 大花列当

      【拼音名】Dà Huā Liè Dānɡ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列当科植物四川列当的全草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obanche megalantha H. Smith [O.aximia H.Smith;O.sinensis H.Smith]   采收和储藏:5-6月采收,
  • 地五泡藤

      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Dì Wǔ Pào Ténɡ   【别名】灰毛泡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家正牛(苗名)。  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地五泡藤的根、叶。夏、秋采收。   【原形态】常绿平卧小灌木。根多分枝。茎有小刺并密被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