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扎龙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倒扎龙


倒扎龙

“倒扎龙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“倒扎龙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倒扎龙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倒扎龙

  【拼音名】Dǎo Zhā Lónɡ

  【别名】过江龙

  【来源】蔷薇科倒扎龙Rubus wilsonii Duthie,以根入药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陕西。

  【性味】苦、涩,凉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止痛,消炎,调经。主治牙痛,疮漏,疔肿疮毒,月经不调

  【用法用量】0.5~1两。

 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倒扎龙

  【出处】《陕西中草药》

  【拼音名】Dǎo Zhā Lónɡ

  【别名】倒毒散

 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刺悬钩子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
  【原形态】蔓生小灌木,疏生瘦细而微弯的皮刺。茎枝铺散,紫褐色,具刚毛和柔毛,或无毛,有时着地生不定根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;小叶5~7片,矩圆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,长2.5~4厘米,顶生小叶较大,菱状卵形,长达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有缺刻状锯齿,上面散生柔毛,下面有疏柔毛和皮刺;叶柄和叶轴具散生皮刺;托叶披针形,贴生叶柄上。花单生于短枝端或2~4朵集成伞房状;花瓣5,白色,近直立;花萼密被皮刺,裂片宽披针形,先端尾尖,内外面均被柔毛。聚合果近球形,红色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低山坡、路旁或灌木丛中。分布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台湾、西藏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辛微苦,凉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活血止痛,止带,止汗。治腰痛,白带,瘰疬,黄水疮,盗汗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3~1两。外用:捣敷。

  【备注】此外,尚有同属植物秀丽莓的根,也作倒扎龙入药。与本种的不同点是小叶7~11,花单生,直径约4厘米,花瓣展开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倒扎龙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

  【拼音名】Dǎo Zhā Lónɡ

  【英文名】Root of Spiny Raspberry

  【别名】倒毒散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针刺悬钩子的根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ubus pungens Camb.

  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去须根,抖掉泥土,切片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针刺悬钩子 匍匐灌木,高达3m。枝圆柱形,幼时被柔毛,常具较稠密的直立皮刺。奇数羽状复叶;叶柄长2-6cm,顶生小叶柄长0.5-1cm,侧生小叶近无柄,与叶轴均被柔毛,并有稀疏小刺和腺毛;托叶线形,有柔毛;小叶常5-7枚,稀3或9枚,卵形或三角状卵形,2-5cm,宽1-3cm,先端急尖,顶生小叶常渐尖,基部圆形,上面疏生柔毛,下面在脉上有柔毛,边缘具尖锐重锯齿或缺刻状重锯齿,顶生小叶常羽状分裂。花两性,单生或2-4朵成伞房状花序,顶生或腋生,花白色,直径1-2cm;花萼外面具柔毛和腺毛,密被直立针刺;雄蕊多数,直立,长短不等;雌蕊多数,基部具疏柔毛。果实近球形,红色,直径1-1.5cm。花期4-5月,果期7-8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200-3300m的山坡林下、林缘及河边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辛;苦;凉

  【归经】肺;肝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解毒疗疮,活血止痛,止汗,止带。主疮疡肿毒,瘰疬,腰腿痛,带下,盗汗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白带 疮毒 疮疡 疮疡肿毒 带下 盗汗 疔肿 黄水疮 活血止痛 解毒疗疮 疗疮 瘰疬 调经 消炎 腰痛 腰腿痛 牙痛 月经不调 止带 止汗 肿毒


倒扎龙的功效 倒扎龙的用途 倒扎龙可以治疗 倒扎龙的用法 倒扎龙的用量 倒扎龙主要治疗 倒扎龙能够治疗的疾病 倒扎龙的用法 倒扎龙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大透骨消

    “大透骨消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大透骨消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大透骨消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透骨消   【拼音名】Dà Tòu Gǔ Xiāo   【别名】地檀香、透骨消   【来源】杜鹃花科大
  • 椴树根

      【拼音名】Duàn Shù Gēn   【别名】叶上果根、滚筒树根、家鹤儿。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ilia tuan Szysz   采收和储藏:秋季挖根,洗净泥土,切片晒干。   【原形态】椴树 乔木,高20cm。树皮
  • 滇獐牙菜

      【出处】《云南中草药选》   【拼音名】Diān Zhānɡ Yá Cài   【别名】走胆药、肝炎草、青叶胆、青鱼胆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龙胆科植物滇獐牙菜的全草。秋末、冬初采集。洗净晒干。   【原形态】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20~4
  • 地梅子

      【别名】黄刺儿根、黄果悬钩子   【来源】蔷薇科地梅子Rubus xanthocarpus Bur. et Franch.,以根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。   【性味】苦,寒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清湿热,杀虫,止血。主治湿热痢疾,鼻血不止
  • 大草乌

      【出处】出自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   【拼音名】Dà Cǎo Wū   【英文名】Root of Vilmorin Monkshood   【别名】昆明堵喇、草乌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黄草乌和膝瓣乌头的块根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conitu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