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瓜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地瓜


地瓜

  【出处】《中国药植志》

  【拼音名】Dì Guā

  【别名】土瓜、凉瓜、凉薯、葛瓜、葛薯、土萝卜(《中国药植志》),草瓜茹(《陆川本草》),沙葛、地萝卜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豆薯的块根。秋季采挖。

  【原形态】一年生草质藤本。块根肉质,肥大,圆锥形或纺锤形,直径达10厘米,外皮淡黄色,富于纤维性,易剥去,肉白色,味甜多汁。茎缠绕状,长达3~7米。复叶,互生;小叶3枚,顶端小叶菱形,长3.5~16厘米,宽5.5~18厘米,两侧小叶,卵形或菱形,长3.5~14厘米,宽3~13.5厘米,边缘有齿,或掌状分裂,少有全缘。花浅蓝色、堇紫色或白色,长15~20毫米,成簇集生成总状花序,簇的基部有关节;翼瓣和旗瓣等长,旗瓣基部有耳,龙骨瓣钝而内弯,与翼瓣等长或过之;花柱与柱头内弯。荚果长7.5~13厘米,宽12~15毫米,有细的粗糙状伏毛;种子近方形,宽、长约7毫米。花期7~9月。果期10~11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均有栽培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块根每100克含蛋白质0.56克。脂肪0.18克,碳水化物8.2克。叶含豆薯甙。

  【性味】《陆川本草》:"甘,凉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生津止渴。

  ①《陆川本草》:"生津止渴,治热病口渴。"

  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止口渴,解酒毒。"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生啖或煮食。

  【附方】治慢性酒精中毒:地瓜拌白糖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治疗疾病: 解酒 解酒毒 酒毒 口渴 生津 生津止渴


地瓜的功效 地瓜的用途 地瓜可以治疗 地瓜的用法 地瓜的用量 地瓜主要治疗 地瓜能够治疗的疾病 地瓜的用法 地瓜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大鱼鳔花

      【出处】《峨嵋药植》   【拼音名】Dà Yú Biào Huā   【来源】为百合科植物粉叶玉簪的根或花。   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1.3~1.7米。根茎粗壮.叶根出,丛生;有长柄;叶片大,广卵形,先端尖。基部心脏形,绿色,上面有白粉,蜡质
  • 豆蔻壳

      【来源】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。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果壳。   【性味】辛,温。   【归经】归肺、脾、胃经。   【功能主治】化湿行气,温中
  • 豆包菌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   【拼音名】Dòu Bāo Jūn   【别名】酸酱菌、马屁包、色豆马勃、牛眼睛、豆苞菇、豆包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硬马勃科真菌彩色豆马勃的子实体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solithus tinctorius (Pers.)C
  • 大尾摇

    “大尾摇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大尾摇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大尾摇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尾摇   【拼音名】Dà Wěi Yáo   【别名】象鼻草、全虫草、狗尾虫、天芥菜   【来源】紫草科天芥
  • 单面针

    “单面针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单面针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单面针   【别名】山枇杷、白三百棒、九百锤、大叶花椒、山椒根、黄椒根、钻山虎、单面虎   【来源】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蚌壳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