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麻黄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地麻黄


地麻黄

  【出处】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
  【拼音名】Dì Má Huánɡ

  【别名】粟米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地杉树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鸭脚瓜子草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番杏科植物粟米草的全草。5~6月采收.

  【原形态】一年生草本,高10~30厘米,全体无毛。直根较细,黄白色。茎倾斜,有棱,多分枝,叶3~5片似轮生,根出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;茎生叶披针形,或线状披针形,全缉,无柄。歧伞花序顶生或腋生;花小形,红褐色,有短柄;花被5,分离;雄蕊3~5,与花被互生;子房上位,3室,花柱3,短。蒴果胞背开裂,种子多数,圆肾形,棕黑色,有瘤状突起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荒地沙土,及河坝等处。分布我国中部至西南部。

  【性味】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淡微涩,平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。治腹痛泄泻,皮肤热疹,火眼。

  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抗菌消炎。"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.外用:捣烂包寸口或塞鼻。

  【附方】①治腹痛泄泻:粟米草一两,青木香、仙鹤草各五至六钱。水煎,早晚各服一次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
  ②治皮肤热疹:地麻黄捣烂包寸口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  ③治火眼:地麻黄嫩尖七朵,九里光嫩叶七张。两药混合捣烂塞鼻内,左眼痛塞右鼻孔,右眼痛塞左鼻孔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治疗疾病: 腹痛 腹痛泄泻 火眼 消炎 泄泻


地麻黄的功效 地麻黄的用途 地麻黄可以治疗 地麻黄的用法 地麻黄的用量 地麻黄主要治疗 地麻黄能够治疗的疾病 地麻黄的用法 地麻黄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地蔷薇

    “地蔷薇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地蔷薇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地蔷薇   【拼音名】Dì Qiánɡ Wēi   【别名】直立地蔷薇、茵陈狼牙   【来源】蔷薇科地蔷薇Chamaerhodos erecta
  • 地贵草

    “地贵草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地贵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地贵草   【拼音名】Dì Guì Cǎo   【来源】茜草科地贵草Ophiorrhiza succirubra King,以根入药。   【生境分
  • 大泡通

    “大泡通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大泡通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大泡通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泡通   【拼音名】Dà Pào Tōnɡ   【别名】泡通、大木通、隔子通、饭包叶、三叉木、豆豉叶、大豆豉叶、牛
  • 地皮风

      【别名】翻白叶、小管仲、小天青   【来源】蔷薇科地皮风Potentilla griffithii Hook. f. var. velutina Card.,以根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四川、云南。   【性味】微苦、涩,平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活血,行气止痛。主治痢
  • 单头紫菀根

    “单头紫菀根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单头紫菀根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单头紫菀根   【出处】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Dān Tóu Zǐ Wǎn Gēn  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根。夏、秋采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