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杨梅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地杨梅


地杨梅

“地杨梅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地杨梅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杨梅

  【出处】《本草抬遗》

  【拼音名】Dì Yánɡ Méi

  【来源】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。

  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地下有小块根。叶丛生;细长而尖,边缘有白色长毛;叶鞘闭合包于茎上。花轴自叶丛抽出,高约20厘米,密生小花,排列成头状的穗状花序;花赤褐色带黑,花被6片,广披针形,先端尖;雄蕊6枚;子房1室。蒴果开裂,具种子3粒。花果期春、夏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长于平地、山坡或草原。分布我国东北等地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本属多种植物含有木犀草素-7-葡萄糖甙。灰分中含硅、铁、锰较多。种子的脂肪油中含亚油酸28~48%,亚麻酸0~0.6%。

  【性味】《本草拾遗》:"味辛,平,无毒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《本草拾遗》:"主赤白痢,取茎、子煎服。"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3钱。

  【备注】此外,尚有多花地杨梅,其花序伞状,由多个头状小花序构成。生于山坡、林下或原野。分布我国东部、西南及东北等地。它的全草或果实亦同等入药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地杨梅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  【拼音名】Dì Yánɡ Méi

  【英文名】Herb or fruit of Flowery Woodrush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和多花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Luzula capitata (Miq.)Miq.ex Kom.[L.campestris(L.)DC.var.capitata Miq.] 2.Luzula multiflora(Retz.)Lej.[Juncusmultiflora Retz.;L.campestris(L.)DC.var.multiflora(Retz.)C.B.Clarke].

  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割全草,剪取果实,分别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1.茎丛生,地下有小块根。叶鞘闭合;叶线形,长7-15cm,宽2-6mm,边缘具缘毛。花序自叶丛中抽出,排成1个头状花序;花被片6,白绿色至赤褐色,长2.5-3mm;雄蕊6,长约为花被片的2/3,花药狭长椭圆形,花丝较短。蒴果淡绿色至淡褐色,长约等于花被片。种子3颗,暗褐色;种阜淡黄色,长约为种子1/2。花、果期4-6月。

  2.多花地杨梅 多年生草本,高12-50cm。叶鞘闭合;叶线形,长5-10cm,宽约4mm。花序常由5-12个小头状花序集生成聚伞花序;小头状花序梗长短不等,多花;先出叶宽卵形,边缘有小齿和缘毛;花被片黄褐色或黑褐色,长2.5-3mm;雄蕊6,花药长约为花丝2倍;柱头刷状而旋卷。蒴果近卵形,淡绿色到淡褐色,长约等于花被片。种子卵形,长1.5mm,暗褐色;种阜淡黄色,长约为种子的1/2-1/3。花、果期7-8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1. 2.多花地杨梅生于山坡草丛、路旁潮湿处。

  资源分布:1. 2.多花地杨梅分布于我国南、北各地普遍分布。

  【栽培】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,耐严寒。对土壤条件要求严,一般土壤均可栽培,但宜选择肥沃、疏松的坡地或林下地栽培。 栽培技术 用种子每殖,直播法。夏季采收成熟种子,晒干贮藏待播。翌年春季,按行距20cm开浅沟条播,上覆细土1-2cm。 田间管理 播后注意适当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;出苗后定期清除杂草、松土;生长期施肥1-2次。

  【性味】辛;平

  【归经】胃;肠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止痢。主赤白痢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9g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《本草拾遗》:主赤白痢,取茎、子煎服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  • 相关书籍记载:
  • 《医学入门》:地杨梅
  • 《证类本草》:地杨梅

    治疗疾病: 赤白痢 止痢


    地杨梅的功效 地杨梅的用途 地杨梅可以治疗 地杨梅的用法 地杨梅的用量 地杨梅主要治疗 地杨梅能够治疗的疾病 地杨梅的用法 地杨梅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倒挂牛

    “倒挂牛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倒挂牛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倒挂牛   【出处】《陕西中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Dào Guà Niú   【别名】大牛昴、朝天子、牛王刺  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多毛叶云
  • 断血流

    “断血流”在《中国药典》 “断血流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国药典》:断血流   【拼音名】Duàn Xuè Liú   【英文名】HERBA CLINOPODII   【别名】灯笼草、山藿香、走马灯笼草、荫风轮、脚癣草
  • 东廧子

      【出处】出自1.《本草拾遗》。   2.《康熙几暇格物编》:沙蓬米,凡沙地皆有之,鄂尔多斯所产尤多。枝叶丛生如蓬,米似胡麻而小。作为粥,滑腻可食;成为末,可充饼饵茶汤之需。   【拼音名】Dōnɡ Sè Zǐ   【别名】沙蓬米、沙米、登相干、登粟、吉刺儿   【来源】药材
  • 灯台菜

      【拼音名】Dēnɡ Tái Cài   【别名】苞叶景天。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景天科植物大苞景天的全草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dum amplibracteatum K.T.Fu[S.bracteatum Diels]  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  • 大皂角

      【拼音名】Dà Zào Jiǎo   【来源】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. 的成熟果实。秋季采摘成熟果实,晒干。   【性味】辛,温。有小毒。   【功能主治】开窍,祛痰,通便。用于卒然昏迷,口噤不开,喉中痰壅,支气管哮喘,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