蛾药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蛾药


蛾药

“蛾药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“蛾药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蛾药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蛾药

  【拼音名】é Yào

  【别名】火草、火把花

  【来源】菊科火绒草属植物多枝火绒草Leontopodium sinense Hemsl.,以根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晒干。

  【性味】辛,凉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消炎止痛。用于扁桃体炎,咽喉炎

  【用法用量】5分,研粉吹喉部或温开水送服。

 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蛾药

  【出处】《云南中草药》

  【拼音名】é Yào

  【别名】火把花、火草

  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华火绒草的根。夏、秋采挖。

  【原形态】华火绒草,又名:中国火绒草。

  宿根簇生草本,高30~80厘米,全体密生絮状绵毛,根茎短,须根多数。茎直立,分枝。单叶螺旋状互生,叶片线形,长3~4厘米,宽0.2~0.6厘米,基部略抱茎,上面深绿色,基本无毛,下面密被白色绵毛。头状花序,簇生枝端,伞房状排列,短缩密集,外周生一圈叶状苞片,花小,白色。瘦果,长圆形,具黄白色冠毛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坡疏林草丛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。

  【性味】辛,凉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消炎止痛。治扁桃体炎,咽喉炎

  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研末吹散。内服:研末为散,3~5分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蛾药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
  【拼音名】é Yào

  【英文名】Root of Chinese Edelweiss

  【别名】火把草、火草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艾叶火绒草的根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ontopodium artemisii folium (Levl.) Beauv. [Gnaphalium artemissifolium Levl.]

 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,洗净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艾叶火绒草 多年生木质草本,高20-60cm,有时高达1m。根茎有数个簇生的花茎和与花茎同形的不育茎。茎木质,不分枝,常大部宿存,或二年生枝丛腋芽发出密生的长分枝,被污褐色头状粘质的腺毛,有时上部还具白色蛛丝状毛,全部有叶,节间长1-1.5cm,或上部节间达3-6cm,下部叶在花期要萎蓿存。叶开展,披针形或长披针形,长2-5cm,宽0.3-0.7cm,先端尖或渐尖,有细长尖头,基部稍狭,有小耳,无柄,下部叶有时扩大而半抱茎,边缘平均数波状皱缩,上面被疏短腺毛,下面除稀疏腺毛外还被有厚密的白色茸毛。苞叶多数,披针形,两面被白色密茸毛,较花葶长达4倍,开展成密集的径约3-6cm的苞叶群,或径达10cm,的复苞叶群。头状花序;总苞被白色密茸毛,总苞片约3层,顶端无毛;小花异形,有较少的雌花,或雌雄异株;花冠长约3mm;雄花花冠和状漏斗形,有披针形裂片;雌花花冠丝状;冠毛白色,雄花冠毛上端较粗厚,有细齿;雌花冠毛丝状,下部有疏齿。不育子房和瘦果被短粗毛。花期8-9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000m的草坡、牧声、杂木林边缘或山谷溪岸边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味辛;性凉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。主风热咳嗽;扁桃体炎;咽喉炎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研末,每次1-2g。外用:适量,研末吹喉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扁桃体炎 风热咳嗽 喉炎 消炎 消炎止痛 咽喉炎


蛾药的功效 蛾药的用途 蛾药可以治疗 蛾药的用法 蛾药的用量 蛾药主要治疗 蛾药能够治疗的疾病 蛾药的用法 蛾药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鹅绒藤

    “鹅绒藤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鹅绒藤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鹅绒藤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鹅绒藤   【拼音名】é Rónɡ Ténɡ   【别名】羊奶角角、祖子花、趋姐姐叶、老牛肿   【
  • 峨眉半边莲

    “峨眉半边莲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峨眉半边莲”在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峨眉半边莲   【出处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é Méi Bàn Biān Lián   【来源】为莲
  • 峨参

    “峨参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峨参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峨参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峨参   【拼音名】é Shēn   【别名】土田七[四川]   【来源】伞形科峨参属植物峨参Anthriscus sylve
  • 二仙桃

      【出处】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群芳卷之二十九载:“绿叶绿花生云南山中,绿叶对茁,如白反而短。抽矮茎,梢端开花,如群蛙据草,绿背白足,袅袅欲坠。亦可名绿蟾蜍花。”考其附图,应为兰科植物香花羊耳蒜。   【拼音名】èr Xiān Táo   【别名】绿蟾蜍花、绿叶绿花、仙鹅抱蛋、水竹花
  • 鹅掌楸根

      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é Zhǎnɡ Qiū Gēn   【来源】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。秋季采收。   【性味】性温,味辛。   【功能主治】驱风除湿,强筋壮骨 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泡酒服。   【附方】①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