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芽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谷芽


谷芽

“谷芽”在《中国药典》

“谷芽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谷芽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国药典》:谷芽

  【拼音名】Gǔ Yá

  【英文名】FRUCTUS SETARIAE GERMINATUS

  【别名】粟芽

  【来源】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(L.) Beauv.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。将粟谷用水浸泡后,保持适宜的温、湿度,待须根长至约6mm 时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
  【性状】本品呈类圆球形,直径约2mm,顶端钝圆,基部略尖。外壳为革质的稃片,淡黄色,具点状皱纹,下端有初生的细须根,长约3~6mm,剥去稃片,内含淡黄色或黄白色颖果(小米)1粒。无臭,味微甘。

  【炮制】谷芽: 除去杂质。

  炒谷芽: 取净谷芽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炒至深黄色。

  焦谷芽: 取净谷芽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炒至焦褐色。

  【性味】甘,温。

  【归经】归脾、胃经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消食和中,健脾开胃。用于食积不消,腹胀口臭,脾胃虚弱,不饥食少。炒谷芽偏于消食,用于不饥食少。焦谷芽善化积滞,用于积滞不消

  【用法用量】9~15g。

  【贮藏】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国药典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谷芽

  【出处】《纲目》

  【拼音名】Gǔ Yá

  【别名】蘖米(《别录》),谷蘖(《澹寮方》),稻蘖(《纲目》),稻芽(《中药材手册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,经加工而发芽者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全国产稻区均有生产,而以南方早稻谷加工的谷芽为好。

  【制法】取拣净的稻谷,用水浸泡1~2天,捞出置容器中,上盖潮湿蒲包,每日淋水,保持湿润,至初生根(俗称芽)长约3~6毫米时,取出晒干。

  【性状】干燥的谷芽,呈长椭圆形而扁,两端略尖,长7~9毫米,宽3~4毫米,外稃包围果实,表面黄色,坚硬,具短细毛,有脉5条。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片2枚,长约2毫米,其中由一个浆片的内侧伸出1~3条淡黄色弯曲的须根(初生根)。剥去外稃,内含白米1粒,质坚,断面白色,有粉性。气无,味微甘。以粒饱满、均匀、色黄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含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淀粉酶及维生素等。

  【炮制】炒谷芽: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爆裂,取出放凉。焦谷芽:将谷芽置锅内,用武火炒至焦黄色,微喷清水,取出风干。

  【性味】甘,温。

  ①《纲目》:"甘,温,无毒。"

  ②《本草经疏》:"味苦,无毒。"

  【归经】入脾、胃经。

  ①《本草汇言》:"通入脾、胃二经。"

  ②《本草经解》:"入足厥阴肝经,手少阴心经。"

  ③《本草再新》:"入脾、肺二经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健脾开胃,和中消食。治宿食不化,胀满,泄泻,不思饮食。

  ①《纲目》:"快脾开胃,下气和中,消食化积。"

  ②《食物本草会纂》:"除烦消食。"

  ③《中药材手册》:"治脾虚,心胃痛,胀满,热毒下痢,烦渴,消瘦。"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  【附方】①启脾进食:谷蘖四两,为末,入姜汁、盐少许,和作饼,焙干;入炙甘草、砂仁、白术(麸炒)各一两。为末,白汤点服之,或丸服。(《澹寮方》谷神丸)

  ②脾胃虚弱泄泻:茯苓、芡实、建曲、查肉、扁豆、泽泻、谷芽、甘草。(《麻疹集成》健脾止泻汤)

  ③消食,健脾,开胃,和中,生津液,益元气。治病后脾土不健者:谷芽蒸露,用以代茶。(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谷芽露)

  【备注】华北地区习惯以禾本科植物粟的颖果,发芽后作谷芽用。参见"粟芽"条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谷芽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

  【拼音名】Gǔ Yá

  【英文名】Rice-grain Sprout, Millet Sprout

  【别名】蘖米、谷蘖、稻蘖、稻芽。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稻的颖果经发芽而成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yza sativa L.

  

  【原形态】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。秆直立,丛生,高约1m左右。叶鞘无毛,下部者长于节间;叶舌膜质而较硬,披针形,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,长5-25mm,幼时具明显的叶耳;叶片扁平,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,长30-60cm,宽6-15cm。圆锥花序疏松,成熟时向下弯曲,分枝具角棱,常粗糙;小穗长圆形,两侧压扁,长6-8mm,含3小花,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;颖极退化,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;退化外稃长3-4mm,两性小花外稃,有5脉,常具细毛,有芒或无芒,内稃3脉,亦被细毛;鳞被2,卵圆形,长1mm;雄蕊6;花药长2mm;花柱2枚,筒短,柱头帚刷状,自小花两侧伸出。颖果平滑。花、果期6-10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。

  资源分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。

  【性状】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果实呈稍扁的长椭圆形,两端略尖,长6-9mm,宽约3mm。外种坚硬,表面黄色,具短细毛,有脉5条。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片2枚,长约2mm,淡黄色,膜质,由一侧的浆片内伸出淡黄色弯曲的初生根。内释薄膜状,光滑,黄白色,内藏果实,质坚,断面白色,有粉性。气无,味微甜。

 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黄白色。①胚乳细胞含有淀粉粒,单粒呈不规则的多角形,边缘尖锐,直径2-10μm,偶见凹形脐点,层纹不明显,复粒由多数单粒组成,全角多呈卵圆形。②外稃上可见单细胞非腺毛,长150-250μm。

  理化鉴别(l)取本品粉末2g,加水4ml置乳钵中研磨,静置片刻,吸取上层清液,滤过。滤液点于滤纸上,喷洒前三酮试剂,在100℃左右的供箱中,放置l-2min,呈现紫色斑块。(2)取上述的水提取液,点于滤纸上,喷洒苯胺一邻苯二甲酸试剂,在105℃烘5min,呈现棕色斑点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含蛋白质、脂肪油、淀粉、淀粉酶、麦芽糖(maltose),腺嘌呤(adenine),胆碱(choline)以及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,γ-氨基丁酸(γ-aminobutyric acid)等18种氨基酸。

  【药理作用】本品所含的β-淀粉酶能将糖淀粉完全水解成麦芽糖,α淀粉酶则使之分解成短直链缩合葡萄糖,但本品所含的α-和β-淀粉酶量较少,其消化淀粉的功能不及麦芽。

  【炮制】1.取拣净的稻谷,用水浸泡1-2天,捞出置容器中,上盖潮湿蒲包,每日淋水,保持湿润,至初生根(俗称芽)长约3-6mm时,取出晒干。

  2.炒谷芽: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爆裂,取出放凉。焦谷芽:将谷芽置锅内,用武火炒至焦黄色,微喷清水,取出风干。

  【性味】甘;平

  【归经】归脾;胃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消食化积;健脾开胃。主食品店积停滞;胀满泄泻;脾虚少食;脚气浮肿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0-15g,大剂量30g;或研末。

  【注意】《四川中药志》1960年版:“胃下垂者忌用。”

  【各家论述】1.《本草经疏》:蘖米即稻蘖也。具生化之性,故为消食健脾、开胃和中之要药,脾胃和则中自瘟,气自下,热自除也。

  2.《本经逢原》:谷芽,启脾进食,宽中消谷,而能补中,不似麦芽之克削也。

  3.《本草纲目》:快脾开胃,下气和中,消食化积。

  4.《食物本草会纂》:除烦消食。

  5.《中药材手册》:治脾虚,心胃痛,胀满,热毒下痢,烦渴,消瘦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  • 相关书籍记载:
  • 《中药学》:谷芽
  • 《中药炮制》:谷芽
  • 《本草备要》:谷芽
  • 《本草易读》:谷芽
  • 《得配本草》:谷芽
  • 《本草分经》:谷芽
  • 《本草分经》:谷芽
  • 《本草撮要》:谷芽
  • 《外科全生集》:谷芽
  • 《药性切用》:谷芽
  • 《本草便读》:谷芽
  • 《本草经解》:谷芽
  • 《顾松园医镜》:谷芽
  • 《本草从新》:谷芽

相关中药

  • 过腰蛇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   【拼音名】Guò Yāo Shé   【英文名】tridentata Merremia   【别名】地旋花、凉粉草、飞洋草、山茑萝藤、野通心菜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过腰蛇的全草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  • 过路惊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   【拼音名】Guò Lù Jīnɡ   【英文名】Fourangled Bredia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过路惊的全株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edia quadrangularis Cogn   采收和储藏:夏、
  • 高良姜

    “高良姜”在《中国药典》 “高良姜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高良姜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国药典》:高良姜   【拼音名】Gāo Liánɡ Jiānɡ   【英文名】RHIZOMA ALPINIAE OFFICINARUM   【
  • 蛤蜊

    “蛤蜊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蛤蜊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蛤蜊   【出处】《本草经集注》   【拼音名】Gé Lí   【别名】吹潮(《动物学大辞典》),沙蛤、沙蜊(《泉州本草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蛤蜊科动物四
  • 栝楼茎叶

      【出处】《别录》   【拼音名】Guā Lóu Jīnɡ Yè   【来源】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茎叶。   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酸,寒,无毒。"   【功能主治】《别录》:"疗中热伤暑。"   【用法用量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