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花岩黄芪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红花岩黄芪


红花岩黄芪

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-豆科》。

  【拼音名】Hónɡ Huā Yán Huánɡ Qí

  【英文名】root of Multijugate Sweetvetch.

  【别名】红黄芪、黄芪。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红花岩黄芪的根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dysarum multijugum Maxim.

  采收和储藏:秋末挖取根,除去根头部及支根,晒干打把。

  【原形态】红花岩黄芪 半灌木,高可达1m。幼枝密被短柔毛。叶柄甚短,密被短柔毛;托叶卵状披针形,长2-4mm,下部连合,外面有毛;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21-41;叶片卵形、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5-12mm,宽3-6mm,先端钝或微凹,基部近圆形,上面无毛,密布小斑点,下面密被平伏短柔毛。总状花序胶生,连花梗长10-35cm;花9-25朵,疏生;苞片早落;花梗长2-3mm,有毛;花萼钟状,长5-6mm,外面被短柔毛,萼齿5,三角状,短于萼简;蝶形花冠紫红色,有黄色斑点,旗瓣和龙骨瓣近等长,翼瓣短。雄蕊10,二体,花柱丝状,弯曲。荚果扁平,2-3节,节荚斜圆形,表面有横肋纹和柔毛,中部常有l-3个极小针刺或边缘有刺毛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荒漠区河岸或砂砾质地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甘;温

  【归经】心;肺;脾;肾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补气固表;利尿;托毒排脓;生肌敛疮。主治气短心悸;倦怠;乏力;自汗;盗汗;久泻;脱肛;子宫脱垂;体虚浮肿;慢性肾炎;痈疽难溃;或溃久不敛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15g,大剂量要用至30g。补虚宜炙用;止汗、利尿、托疮生肌宜生用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:味甘、性微温。有补气固表、利尿、托毒排脓、生肌的功能。用于气短心悸,乏力、虚脱、自汗盗汗,体虚浮肿、慢性肾炎、久泻、脱肛、子宫脱垂、痈疽难溃、疮口不愈合。补气宜炙用;止汗、利尿、托毒排脓、生肌宜生用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补气 盗汗 浮肿 久泻 敛疮 慢性肾炎 排脓 生肌 生肌敛疮 肾炎 脱肛 心悸 痈疽 子宫脱垂 自汗


红花岩黄芪的功效 红花岩黄芪的用途 红花岩黄芪可以治疗 红花岩黄芪的用法 红花岩黄芪的用量 红花岩黄芪主要治疗 红花岩黄芪能够治疗的疾病 红花岩黄芪的用法 红花岩黄芪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葫芦叶

      【别名】水葫芦、水马蹄草、和尚菜   【来源】菊科和尚菜属植物腺梗菜Adenocaulon himalaicum Edgew.[A. adhaerescens Maxim.;A. bicolor Hook. var. adhaerescens (Maxim.) Makino],以根状茎入
  • 河套大黄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   【拼音名】Hé Tào Dài Huánɡ   【别名】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。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的根及根茎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eum hotaoense C. Y. Cheng et C. T
  • 红牛皮菜

      【拼音名】Hónɡ Niú Pí Cài   【别名】厚皮菜、牛皮菜   【来源】藜科植物莙荙菜Beta vulgaris L. var. cicla L.,以全草入药。夏季采集,晒干或鲜用。   【性味】甘,凉。   【功能主治
  • 红粘谷

      【拼音名】Hónɡ Zhān Gǔ   【别名】老粘谷、风迎花、红苋莱、白苋菜、银苋菜、田银苋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全草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aranthus paniculatusL.   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未开花前采收,洗净,鲜用。  
  • 红背酸藤

    “红背酸藤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红背酸藤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红背酸藤   【出处】《陆川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Hónɡ Bèi Suān Ténɡ   【别名】头林沁(《广州植物志》),酸藤木(《陆川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