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葫芦


葫芦

“葫芦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“葫芦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葫芦

  【拼音名】Hú Lu

  【别名】葫芦壳、抽葫芦、壶芦、蒲芦

  【来源】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葫芦Lagenaria sicararia (Molina) Standl.[L. leucantha Rusby; L. vulgaris Ser.],以果皮及种子入药。立冬前后,摘下果实,剖开,掏出种子,分别晒干。

  【炮制】洗净,晒干,切碎用。

  【性味】甘,平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利尿,消肿,散结。用于水肿,腹水,颈淋巴结结核

  【用法用量】0.5~1两。

  【备注】(1)用于面目浮肿、大腹水肿等症,常与猪苓、茯苓、泽泻等药同用。还可以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形成腹水的病症。

 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葫芦

  【拼音名】Hú Lu

  【英文名】SEMEN LAGENARIAE SICERARIAE

  【别名】嘎贝哲布(藏名)

  【来源】本品为葫芦科植物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(Molina) Standl.的干燥种子。立冬前后摘下果实,取出种子,晒干。

  【性状】本品扁长方形或卵圆形,长1.2~1.8cm,宽约0.6cm,表面浅棕色或淡白色,较光滑,并有两面对称的四条深色花纹,花纹上密被淡黄色绒毛,一端平截或心形凹入,一端渐尖或钝尖。对种皮质硬而脆,子叶2,乳白色,富含油性。气微,味微甜。

  【鉴别】本品粉末淡黄棕色。种皮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,壁薄,垂周壁平直或弯曲,外被角质层。种皮厚壁细胞多成片存在,细胞较大,壁较厚,黄棕色,多角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约50μm,长约100μm,木化,纹孔圆形或长圆形,孔沟明显。石细胞淡黄色,较小,壁甚厚,呈长方形或类圆形,有的少数分枝,壁波状弯曲。星状细胞碎片较多,不规则形,分枝成星状,界限不甚明显,具数个分枝或突起,壁弯曲,木化,胞腔不规则。种皮下皮细胞类长方形,扁平,垂周壁稍厚。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,直径2~15μm,并含脂肪油滴和脂类物质,用水合氯醛透化,脂类物质成片脱落,可见糊粉粒溶化后的痕迹。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,充满油滴和糊粉粒,直径2μm以下。假种皮碎片细胞类长方形,排列成镶嵌状,壁薄,微弯或平直。纤毛众多,长短不一,长约100μm,平直或稍波状弯曲。

  【炮制】除去杂质。

  【性味】酸、涩,温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止泻,引吐。用于热痢,肺病,皮疹。6~9g。

  利水消肿:用于重症水肿及腹水。15~30克

  【贮藏】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  • 相关书籍记载:
  • 《饮膳正要》:葫芦
  • 《医学入门》:葫芦
  • 《滇南本草》:葫芦
  • 《本草分经》:葫芦
  • 《药性切用》:葫芦

相关中药

  • 黄花苜蓿

      【拼音名】Huánɡ Huā Mù Xu   【别名】苜蓿草、野苜蓿、黄苜蓿、花苜蓿   【来源】豆科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.,以全草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。   【化学成份】含有叶黄素(lutein)50~5
  • 黑三棱

    “黑三棱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黑三棱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黑三棱   【拼音名】Hēi Sān Lénɡ   【别名】京三棱、草三棱、鸡爪棱、黑三棱、石三棱   【来源】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。   【性味】苦
  • 红毛叶马蹄香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云南药用植物名录》。   【拼音名】Hónɡ Máo Yè Mǎ Tí Xiānɡ   【英文名】Root of Elegant Ainsliaea   【别名】兔耳风、毛叶马蹄香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红毛叶马蹄香的根及根茎或叶。   拉丁
  • 化橘红

    “化橘红”在《中国药典》 “化橘红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化橘红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国药典》:化橘红   【拼音名】Huà Jú Hónɡ   【英文名】EXOCARPIUM CITRI GRANDIS  
  • 海红

    “海红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海红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海红   【出处】《饮膳正要》   【拼音名】Hǎi Hónɡ   【别名】海棠(《通志》),海棠梨(《纲目》),棠蒸梨(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蔷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