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叶矮沱沱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花叶矮沱沱


花叶矮沱沱

“花叶矮沱沱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花叶矮沱沱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花叶矮沱沱

  【出处】《四川中药志》

  【拼音名】Huā Yè ǎi Duò Duò

  【别名】地黄连(《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》),花叶细辛、花叶寻胆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楝种植物地黄连的全草。

  【原形态】亚灌木,高10~15厘米。茎通常不分校。复叶互生,小叶3片,上面触之粗糙,下面有短柔毛;顶端小叶较大,卵圆形至椭圆状卵形,长3~6厘米,宽2.5~3.5厘米,先端钝尖,边缘有稀疏的大钝齿,基部阔卵形;侧生小叶片近圆形,长2~2.5厘米,宽1~2厘米。聚伞花序腋生,一般为3朵集生;总花梗长6~7毫米;花基部具线形苞片3片;萼5深裂,裂片披针形,绿色,外被细短毛;花冠白色,下部联生成筒状,裂片倒卵形,先端钝尖;雄蕊10,中部与下部联合成筒状,先端10裂,药10枚,生于筒顶;子房5室,每室有2胚珠。蒴果扁球形,被细柔毛,5棱,裂为5瓣,每室有种子1~2粒。花期7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中山地区。分布四川。

  【性味】性平,味淡,无毒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治五痨咳嗽,跌打损伤及风湿病;外敷无名肿毒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
  【附方】①治跌打损伤:花叶矮沱沱、阎王刺、小血藤、地胡椒。煎水加白酒少许服。

  ②治风湿病:花叶矮沱沱、岩豆藤、破骨风、筋骨草。熬水加酒作引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四川中药志》)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花叶矮沱沱

  【拼音名】Huā Yè ǎi Duò Duò

  【别名】花叶细辛、花叶寻胆、土黄连。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楝科植物地黄连的全株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nronia sinica Diels

  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去净泥土,鲜用或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地黄连 矮小灌木,高10-15cm。茎通常不分枝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被短柔毛;小叶3,稀为5,顶生小叶较大,卵形至椭圆状卵形,长3-6cm,宽2.5-3.5cm,先端锐尖而钝,基部宽卵形,侧生小叶近圆形,长2-2.5cm,宽1-2cm,上面触之粗糙,下面有短柔毛,边缘有稀疏粗锯齿。聚伞花序腋生,通常具3花;花白色,长约3cm;萼片5,披针形,外面被细短毛;花瓣5;雄蕊的花丝筒先端10裂,花药10。蒴果扁球形;被细柔毛。花期7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阴处石缝中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。

  【性味】淡;平

  【功能主治】活血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疼痛;无名肿毒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5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风湿疼痛 活血止痛 无名肿毒


花叶矮沱沱的功效 花叶矮沱沱的用途 花叶矮沱沱可以治疗 花叶矮沱沱的用法 花叶矮沱沱的用量 花叶矮沱沱主要治疗 花叶矮沱沱能够治疗的疾病 花叶矮沱沱的用法 花叶矮沱沱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黑石珠

      【拼音名】Hēi Shí Zhū   【别名】三颗针、刺黄连、鸡脚刺、刺黄芩、刺黄檗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小檗科植物深黑小黑檗的根或茎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rberis atrocarpa Schneid.   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收,除去杂质根去须根,茎去叶,
  • 黄花远志

      【出处】《江西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Huánɡ Huā Yuǎn Zhì   【别名】黄金卵、吊吊黄、黄花鸡骨(《江西草药》),鸡根、小荷苞、鸡肚子果、荷苞山桂花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远志科植物黄花远志的根。秋、冬采收、洗净切片晒干。
  • 黄花虱麻头

      【拼音名】Huánɡ Huā Shī Má Tóu   【别名】密马专、黐头婆   【来源】椴树科刺蒴麻属植物刺蒴麻Triumfetta bartramia L.,以全株入药。四季可采,晒干。   【性味】甘、淡,凉。   【功能主治】解表
  • 华东阴地蕨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   【拼音名】Huá Dōnɡ Yīn Dì Jué   【英文名】Eastern China Grape fern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阴地蕨科植物华东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epteridium japoni
  • 韩信草

    “韩信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韩信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韩信草   【出处】《生草药性备要》   【拼音名】Hán Xìn Cǎo   【别名】大力草、耳挖草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金茶匙(《本革求原》),大韩信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