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贯众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灰贯众


灰贯众

“灰贯众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灰贯众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灰贯众

  【出处】《湖南药物志》

  【拼音名】Huī Guàn Zhònɡ

  【别名】蜈蚣草

  【来源】为鳞毛蕨科植物对生耳蕨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
  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20~90厘米。根状茎直立,连同叶柄基部密生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5~10厘米,基部以上禾秆色,疏生鳞片;叶片披针形,纸质,长15~25厘米,中部宽2.5~3.5厘米,基部几不变狭,近光滑,一回羽状;中部羽片长1.2~1.8厘米(基部一对略短),基部宽6~8毫米,斜长方形或菱状三角形,锐尖头而具一凸尖,基部上侧较宽,三角形凸起,下侧平切,边缘具三角状尖锯齿;叶脉羽状分叉。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,通常仅在主脉上侧排成1行(有时下侧上部有1~3枚);囊群盖圆盾形,多少有锯齿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石灰岩缝中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广东、台湾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酸涩,微寒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活血止痛,消肿,利尿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撤。

  【附方】①预防感冒:对生耳蕨五钱,水煎当茶饮。

  ②治跌打损伤:对生耳蕨、马鞭草,捣碎,敷患处。

  ③治外伤、蛇咬伤:㈠对生耳蕨叶,捣碎(先将患处污血吸出)敷患处,如伤口溃烂.则将此叶研末,敷患处;㈡如肿势向上升:对生耳蕨一两,大蒜一钱,雄黄少许,水煎服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灰贯众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湖南药物志》

  【拼音名】Huī Guàn Zhònɡ

  【英文名】Triangular-toothed Shield Fern

  【别名】蜈蚣草、胃痛药、小牛肋巴、昏头鸡、蓖子草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对生耳蕨的全草或叶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stichum deltodon(Bak.) Diels[Aspidium deltodon Bak.]

  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。挖出后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植株高20-35cm。根茎直立,与叶柄基部密被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5-10cm,向上疏生鳞片;叶片披针形,长15-25cm,中部宽2.5-3.5cm,近光滑,一回羽状;中部羽片斜长方形或菱状三角形,锐尖头,基部上侧较宽,三角形突起,下侧平切,边缘具三角状尖锯齿;叶脉羽状分叉。孢子囊群生于小脉先端,通常仅在主脉上侧排成1行(有时下侧上部有1-3枚);囊群盖圆盾形,多少有锯齿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1800m的山坡石灰质岩石缝中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西南及安徽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酸;涩;微寒

  【归经】肝;肾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活血止血;清热解毒。主感冒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;蛇咬伤;预防感冒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研末撒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活血止痛 活血止血

灰贯众


灰贯众的功效 灰贯众的用途 灰贯众可以治疗 灰贯众的用法 灰贯众的用量 灰贯众主要治疗 灰贯众能够治疗的疾病 灰贯众的用法 灰贯众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虎头兰

      【出处】虎头兰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曰:“虎头兰硕大,多红丝,心尤斑烂,有色无香,能耐霜雪。”并附图。从其图文看,当是本种。   【拼音名】Hǔ Tóu Lán   【别名】树茭瓜、树蕉瓜、折鹤兰、野芭蕉、牛屎别草、大甩头、黄壳鱼子兰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虎头兰的
  • 和他草

      【出处】厦门《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》   【拼音名】Hé Tā Cǎo   【别名】仙人撒网,满地毡(厦门《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梧桐科植物蛇婆子的根和茎。秋季采收,割取根和茎,切段晒干。   【原形态】半灌木,高35~150厘米。小枝密被短柔
  • 虎掌草叶

      【拼音名】Hǔ Zhǎnɡ Cǎo Yè   【别名】虎掌叶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虎掌草和小花虎掌草的叶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nemone rivularis Buch.Ham.ex DC.2.Anemone rivularis Buch.Ham.ex
  • 黄龙藤

      【出处】黄龙藤收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蔓草类,说"黄龙藤生云南山中。藤巨如臂,纹裂成鳞。细蔓紫色,长叶绿润。开五瓣团花,中含圆珠,殷红一色,珠老则青"。并附有较好的图。本种至今仍为云南南部习用的民间草药。根据上述描述及产地,其原植物当为合蕊五味子。   【拼音名】Huánɡ Lónɡ Té
  • 海蕴

    “海蕴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海蕴”在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海蕴   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   【拼音名】Hǎi Yùn   【来源】为海蕴科植物海蕴的藻体。   【原形态】藻体丝状粘滑,浅褐色至黄绿色,由丝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