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藻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聚藻


聚藻

  【出处】《本草图经》在"海藻"条引陆玑《诗疏》云:"藻,水草,生水底。有二种……一种茎如钗股,叶如蓬蒿,谓之聚藻……"《品汇精要》在引述上文后,又云:"二藻但能茹而已,非海中所生者。"说明聚藻是一种淡水生植物。《纲目》载:"藻有二种,水中甚多……聚藻,叶细如丝及鱼鳃状,节节连生……"并附有鳃草图

  【拼音名】Jù Zǎo

  【别名】水藻、水蕴、鳃草、午尾蕴、藻、金鱼草、草纱、小二仙草、狗尾巴草、狐尾草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小二仙草科植物穗状狐尾藻的全草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truiogtkkyn soucatyn L.

  采收和储藏:从4月至10月,隔2个月采收1次,每次采收池塘中1/2的聚藻,鲜用,晒干或烘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穗状狐尾藻 多年生沉水草本。根状茎匍匐,节上生须根。茎圆柱形,伸长,常分枝,依水的深浅不同而长度不一,节间长3-4cm。叶4枚轮生;无柄;深绿色,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2-3cm,羽状深裂,裂片线形,细密,13-20余对,互生和近对生。穗状花序顶生,长5-10cm,挺立于水面,果期沉于水中;花单性,4至多数轮生,雌雄花同株;雄花居上部,苞片绿色,边缘红色,长圆形,小苞片卵形,萼管钟状,花萼4,卵状三角形,花瓣4,红色变绿,舟状匙形,早落,雄蕊8,淡绿色或黄绿色,长2mm;雌花生下部,萼管几平截或具浅齿,花瓣4,卵圆形,先端钝,粉红色,早落,子房下位,4室,柱头4,羽状,向外反转。果球形,直径1.5-3mm,分成4个分果爿。花期4-10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池沼、湖泊、沟渠中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各地。

  【栽培】生物学特性 聚藻为水生植物,生于沼泽或水塘中。喜水和温暖的气候。生长适温为25-30℃,忌干旱。在具有一定肥力的池塘中生长为宜。

  栽培技术 用插茎繁殖。一般水深在40-80cm的池塘,池底淤泥层厚20-30cm,水位变化不大的水域都可种植。在4月上旬,水温15℃以上时,将茎插入泥中约15cm左右,任其蔓延。注意精除杂草和各种水生动物,如鱼类,螃蟹等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含大量的脱植基叶绿素(chlorophyllide)。

  【性味】味甘;淡;性寒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;凉血、解毒。主热病烦渴;赤白痢;丹毒;疮疖;烫伤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鲜品15-3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赤白痢 丹毒 烦渴 热病烦渴 烫伤


聚藻的功效 聚藻的用途 聚藻可以治疗 聚藻的用法 聚藻的用量 聚藻主要治疗 聚藻能够治疗的疾病 聚藻的用法 聚藻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金槐

    “金槐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金槐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金槐   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Jīn Huái   【别名】十二槐花   【来源】为唇形科植物小叶假糙苏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   【原形态】亚
  • 蒟酱

    “蒟酱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蒟酱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蒟酱   【出处】《唐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Jǔ Jiànɡ   【别名】枸酱(《汉书》),蒟子(《广志》),土荜拨(《食疗本草》),大荜拨(《成都县志》),蒟青、槟榔蒟
  • 锦葵

    “锦葵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锦葵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锦葵   【别名】小熟季花   【来源】锦葵科锦葵Malva sinensis Cav.以花、叶、茎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全国各地常有栽培。   【化学成份】花含粘
  • 假山皮条

      【别名】千斤拔、马尾叶、豹子眼睛花   【来源】豆科假山皮条Moghania wallichii (Wight et Arn.) O. Kuntze,以根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云南。   【性味】辛、涩,微温。   【功能主治】调经活血,舒筋活络,强筋壮骨。主治痨伤久
  • 九节菖蒲

    “九节菖蒲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九节菖蒲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九节菖蒲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九节菖蒲   【拼音名】Jiǔ Jié Chānɡ Pú   【别名】菊形双瓶梅、太原菖、京菖蒲、陕西菖、节菖蒲、小菖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