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白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里白


里白

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》

  【拼音名】Lǐ Bái

  【英文名】Glaucous Diplopterygium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里白科植物里白的根茎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plopterygium glaucum(Thunb.ex Houtt.) Nakai[Polypodium glaucum Thunb.ex Houtt.;Hicriopteris glauca(Thunb.)Ching]

  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大型陆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1-3m。根状茎横走,被宽披针形鳞片。叶远生;叶柄长50-100cm,腹面扁平;顶芽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;羽片坚纸质,背面粉白色,幼时背面及边缘有星状毛,后脱落;对生,近平展,椭圆形,长60-90cm,宽20-30cm,二回羽状深裂,具有1对羽裂的叶状苞片;二回羽片30-40对,近对生,线状披针形,羽状深裂,中部的较然而。长10-17cm,宽1.5-2.5cm,裂片25-35对,互生,狭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1-1.4cm,宽2-3mm,第1对裂片有时具有1小裂片。侧脉单一或二叉分枝。孢子囊群圆形,由3-4个孢子囊组成,生于羽片背面侧脉的中部,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下、杉木林间或沟边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。

  【性状】1.性状鉴别 根状茎弯曲,直径4-6mm;表面褐色,被鳞片,并有弯曲的须根。质坚硬,易折断,断面外层为棕色皮层,中央为淡黄色中柱。气微,味淡后微辛。

  2.显微鉴别 根状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,壁微木化。皮层宽广,细胞类圆形,壁木化,近内皮层的4-6列,细胞壁强烈加厚,几无胞腔;内皮层可见凯氏点。原生中柱维管束周韧型,木质部由胞腔较大的管胞和稍小的薄壁细胞组成。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含里白醇(diplopterol)。

  【性味】苦;涩;凉

  【归经】肝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行气止血;化瘀接骨。主胃脘痛;鼻衄;跌打损伤;骨折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,塞鼻;或调敷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茎及髓部:味微苦、涩、性凉。有行气止血,接骨的功能。用于胃痛、鼻衄,骨折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鼻衄 化瘀 接骨 胃脘痛


里白的功效 里白的用途 里白可以治疗 里白的用法 里白的用量 里白主要治疗 里白能够治疗的疾病 里白的用法 里白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龙须参

    “龙须参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龙须参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须参   【出处】《南京民间药草》   【拼音名】Lónɡ Xū Shēn   【来源】为茄科植物刺酸浆的根。   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。茎
  • 罗望子叶黄檀

      【别名】黄檀、谢汗省[壮语]   【来源】豆科罗望子叶黄檀Dalbergia tamarindifolia Roxb.,以根、树皮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云南。   【性味】涩,平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消炎,解毒,截疟   【用法用量】3钱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  • 老鸦糊

      【出处】《福建民间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Lǎo Yā Hú   【别名】万年青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鱼胆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牛舌癀、猴草、粗糠草、粥香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没翻叶、大麻雀米、鸡米树、菜子木、红泡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,爆竹子、路金子、百子爆、米筛花、米
  • 李树叶

    “李树叶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李树叶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李树叶   【出处】《日华子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Lǐ Shù Yè  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。   【性味】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平,
  • 鹿梨

    “鹿梨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鹿梨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鹿梨   【出处】《本草图经》   【拼音名】Lù Lí   【别名】檖(《诗经》),赤罗(《毛诗传》),罗(《尔雅》),山梨、杨檖、鼠梨、赤萝(陆玑《诗疏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