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毛草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猫毛草


猫毛草

“猫毛草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“猫毛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猫毛草

  【别名】臭草、金丝草

  【来源】禾本科猫毛草Melica scabrosa Trin.,以全草入药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华北、西北、江苏、山东、四川。

  【性味】甘,凉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利水通淋,清热。主治尿路感染,肾炎水肿,感冒发烧,黄疸型肝炎,糖尿病

  【用法用量】1~2两,水煎服。

 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猫毛草

  【拼音名】Māo Máo Cǎo

  【别名】金丝草、肥马草、枪草。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臭草的全草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lica scabrosa Trin.

  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臭草 多年生草本。须根细弱,较稠密。秆丛生,直立或基部膝曲,高30-70cm,基部常密生分糵。叶鞘光滑或微粗糙,上部者短于节间,下部者长于节间;叶舌透明膜质,长1-3mm,顶端撕裂而两侧下延;叶片质较薄,长6-15cm,宽2-7mm,干时常卷折,无毛或上面疏具柔毛。圆锥花序窄狭,长8-15cm,宽1-2cm,分枝直立或斜向上升,主枝长达5cm,小穗柄短,线形弯曲,上部被微毛;小穗长5-7mm,含2-4孕性小花,淡绿或乳脂色,顶部由数个不育外稃集成小球形;颖花等长,膜质,具3-5脉,背部中脉常具微小纤毛,长4-7mm;外稃先端尖或钝,为膜质,具7条隆起主脉,背部颗粒状粗糙,第1外稃长5-6mm,内稃短于或在上部花中者等于外稃,先端钝,脊具微小纤毛;花药长约1.3mm。颖果褐色,光秃,纺锤形,长约1.5mm。花、果期5-8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或荒芜的田野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各地。

  【炮制】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喷洒清水,稍润。切中段,干燥,筛去灰屑。

  饮片性状:为根、茎、叶、果混合的段状。根细,茎纤细,浅黄棕色。叶薄光滑或微粗糙。果光亮褐色,纺锤形。气微,味淡。贮干燥容器内,置通风干燥处,防潮。

  【性味】甘;凉

  【功能主治】利尿通淋;清热退黄。主尿路感染;肾炎水肿;感冒发热;黄疸型肝炎;糖尿病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0-60g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感冒发热 感冒发烧 黄疸型肝炎 利尿通淋 利水通淋 尿路感染 肾炎 肾炎水肿 糖尿病 通淋 退黄


猫毛草的功效 猫毛草的用途 猫毛草可以治疗 猫毛草的用法 猫毛草的用量 猫毛草主要治疗 猫毛草能够治疗的疾病 猫毛草的用法 猫毛草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马桑树皮

      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Mǎ Sānɡ Shù Pí   【来源】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树皮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治白口疮:鲜马桑皮五分,捣绒,用青布包好,含口内,五分钟后取出,隔时再含,一日数次 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  • 毛叶巴豆树

      【拼音名】Máo Yè Bā Dòu Shù   【别名】刹埂(傣)   【来源】大戟科毛叶巴豆树Croton caudatus Geisel. var. tomentosa Hook. f.,以全株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云南。
  • 马鹿花

      【出处】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   【拼音名】Mǎ Lù Huā   【别名】小豆花、紫梗藤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马鹿花的根。全年可采,切片晒干。   【原形态】藤状灌木,高约3米。3出复叶,小叶卵圆形,基出3脉,脉在下面突起,叶形偏
  • 梅花

    “梅花”在《中国药典》 “梅花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梅花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国药典》:梅花   【拼音名】Méi Huā   【英文名】FLOS MUME   【来源】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(Sieb.)
  • 梅根

    “梅根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梅根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梅根   【出处】《别录》   【拼音名】Méi Gēn  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根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治风痹,休息痢,胆囊炎,瘰疬。   ①《别录》:&q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