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蜂子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蜜蜂子


蜜蜂子

“蜜蜂子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蜜蜂子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蜜蜂子

  【出处】《本草经集注》

  【拼音名】Mì Fēnɡ Zǐ

  【别名】蜂子(《本经》)

  【来源】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的幼虫。

  【性味】甘,平。

  ①《本经》:"味甘,平。"

  ②《别录》:"微寒,无毒。"

  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"凉,有毒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,解毒,杀虫。治头风,麻风,丹毒,风疹,虫积腹痛,妇女带下。

  ①《本经》:"主风头,补虚羸伤中。"

  ②《别录》:"主心腹痛,大人小儿腹中五虫口吐出者,面目黄。"

  ③《本草拾遗》:"主丹毒,风疹,腹内留热,大小便涩,去浮血,妇人带下,下乳汁。"

  ④《纲目》:"治大风疠疾。"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炒炙或研末。

  【注意】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畏黄芩、芍药、牡蛎。"

  ②《蜀本草》:"畏白前。"

  【附方】治大风疠疾,眉毛堕落,皮肉已烂成疮者:蜜蜂子、胡蜂子、黄蜂子(并炒)各一分,白花蛇、乌蛇(并酒浸去皮、骨,炙干)、全蝎(去土,炒)、白僵蚕(炒)各一两,地龙(去土,炒)半两,蝎虎(全用,炒)、赤足蜈蚣(全者,炒)各十五枚,丹砂一两,雄黄(醋熬)一分,龙脑半钱。为末。每服一钱匕,温蜜汤调下,日三、五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蜜蜂子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经集注》;1.《日华子本草》:蜂子,食之者,须以冬瓜及苦荬、生姜、紫苏以制其毒也。

  2.《本草图经》:蜂子,在蜜脾中,如蛹而白色。凡用蜂子,并取头足未成者佳。

  3.《纲目》:蜂子,古人以充馔品,故《本经》、《别录》着其功效,而《圣济总录》治大风疾兼用诸蜂子,盖亦足阳明、太阴之药也。

  【拼音名】Mì Fēnɡ Zǐ

  【英文名】Bee Larva

  【别名】蜂子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等的未成熟幼虫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pis cerana Fabr

  采收和储藏:在养蜂季节从蜂巢中取出幼虫。

  【原形态】1.中华蜜蜂,蜂群由工蜂、蜂王及雄蜂组成。工蜂全体被黄褐色毛。头略呈三角形。胸部3节。翅2对,膜质透明。足3对,有采集花粉的构造。腹部圆锥状,有毒腺和螫针。腹下有蜡板4 对,内有蜡腺,分泌蜡质。蜂王体最大,翅短小,腹部特长,生殖器发达,专营生殖产卵。雄蜂较工蜂稍大,头呈球形,尾无毒腺和螫针,足上无采贮花粉构造,腹无蜡板及蜡腺。

  2.意大利蜜蜂,体似中华蜜蜂,但较之为大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。

  【性状】性状鉴别,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蛹状物,长约15mm,直径约5mm。

  【性味】味甘;性平

  【归经】脾;胃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;解毒;杀虫;通乳。主头风;麻风;丹毒;风疹;虫积腹痛;带下;产后乳少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炒炙研末,1-2g。

  【注意】1.《本草经集注》:“畏黄共芩、芍药、牡蛎。”2.《蜀本草》:“畏白前。”

  【附方】治大风疠疾,眉毛堕落,皮肉已烂成疮者:蜜蜂子、胡蜂子、黄蜂子(并炒)各一分,白花蛇、乌蛇(并酒浸去皮、骨,炙干)、全蝎(去土,炒)、白僵蚕(炒)各一两,地龙(去土,炒)半两,蝎虎(全用,炒)、赤足娱蚣(全者,炒)各十五枚,丹砂一两,雄黄(醋熬)一分,龙脑半钱。为末。每服一钱匕,温蜜汤调下,日三、五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  【各家论述】1.《本经》:主风头,补虚羸伤中。

  2.《别录》:主心腹痛,大人小儿腹中五虫口吐出者,面目黄。

  3.《本草拾遗》:主丹毒,风疹,腹内留热,大小便涩,去浮血,妇人带下,下乳汁。

  4.《纲目》:治大风疠疾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补虚 产后乳少 虫积 虫积腹痛 丹毒 风疹 麻风 乳少 通乳 头风 下乳 下乳汁 心腹痛

蜜蜂子


蜜蜂子的功效 蜜蜂子的用途 蜜蜂子可以治疗 蜜蜂子的用法 蜜蜂子的用量 蜜蜂子主要治疗 蜜蜂子能够治疗的疾病 蜜蜂子的用法 蜜蜂子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蔓生百部

      【拼音名】Màn Shēnɡ Bǎi Bù   【英文名】Japanese Stemona Root   【别名】药虱药   【来源】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(Bl.)Miq.的块根。春、秋季采挖,除去须根,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
  • 麦撇花藤

      【出处】《广西药植名录》   【拼音名】Mài Piě Huā Ténɡ   【别名】藤蛇总管、风药、冻骨风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定心藤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,邓嘿罕(傣名)。   【来源】为茶茱萸科植物甜果藤的全株或藤茎。全年可采。切片晒干。  
  • 木香子

      【拼音名】Mù Xiānɡ Zǐ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钝叶木姜子的果实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tsea veitchiana Gamble[L.chenii Liou]   采收和储藏:夏秋季采收,晒干。   【原形态】钝叶木姜子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达4m。
  • 蔓胡颓子叶

    “蔓胡颓子叶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蔓胡颓子叶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蔓胡颓子叶   【出处】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   【拼音名】Màn Hú Tuí Zǐ Yè   【来源】为胡颓子科植物蔓
  • 马蹬草

    “马蹬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马蹬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马蹬草   【出处】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   【拼音名】Mǎ Dēnɡ Cǎo   【别名】过桥草   【来源】为铁角蕨科植物过山蕨的全草。   【原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