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针叶毛茛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披针叶毛茛


披针叶毛茛

“披针叶毛茛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“披针叶毛茛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披针叶毛茛

  【来源】毛茛科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ar.,以全草入药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黑龙江、吉林、四川。

  【性味】辛,微寒。有小毒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发散风热。主治疮肿痒疹,筋骨疼痛

  【用法用量】1~2钱。

 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披针叶毛茛

  【拼音名】Pī Zhēn Yè Máo Gèn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毛茛植物披针叶毛茛的全草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nunculus amurensis Kom.

  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、洗净阴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40-60cm。匍匐茎伸长。根茎具节,节上簇生多数细长须根。茎直立,单一或稍分枝,中空,贴生短毛,叶茎生;无柄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4-15cm,宽3-6mm,全缘,,先端急尖,有钝头,下部渐狭,基部成宽鞘状抱茎,两面贴生短毛。花两性,通常单生茎顶,稀2-数朵,直径1.5-2.5cm;花梗长6-11cm,被毛;萼片5,卵圆形,长约8-11mm,宽5-8mm,黄色,基部有短爪,蜜槽成杯状袋穴;雄蕊多数,花丝线形,花药卵形,长约1mm;花托长圆形,无毛;心皮多数。瘦果卵球形,两面膨凸,长约2mm,宽约1.2mm,背肋明显,喙长约0.5mm。花、果期6-8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草甸湿地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内蒙古。

  【性状】全草长40-60cm。茎中空,有紧贴短柔毛。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,黄绿色,长3-15cm,宽3-6mm,先端渐变狭,基部渐狭,又稍变宽成膜质鞘,两面有紧贴柔毛,下面毛较密。花单个顶生;萼片5,卵形,外有柔毛;花瓣5,倒卵形,棕黄色。聚合果卵球形,直径约6mm;瘦果卵球形,两面膨起,长约2mm,大多无毛。气微,味微苦。

  【性味】味辛;性微寒;小毒

  【功能主治】发散风热;止痛。主风疹瘙痒;疮痈肿痛;筋骨疼痛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6g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疮痈 疮痈肿痛 风疹 风疹瘙痒 筋骨疼痛 散风 散风热 瘙痒 痒疹

披针叶毛茛


披针叶毛茛的功效 披针叶毛茛的用途 披针叶毛茛可以治疗 披针叶毛茛的用法 披针叶毛茛的用量 披针叶毛茛主要治疗 披针叶毛茛能够治疗的疾病 披针叶毛茛的用法 披针叶毛茛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泡花树

      【拼音名】Pào Huā Shù   【别名】灵寿茨、降龙木   【来源】清风藤科泡花树属植物泡花树Meliosma cuneifolia Franch.,以根皮入药。四季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   【性味】甘、微辛,平。   【功能主治】利水,解毒。用
  • 坡参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(广西)。   【拼音名】Pō Shēn   【英文名】Tongue Habenaria   【别名】土沙参、猪儿参、山坡参、山沙姜、贝母兰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小舌玉凤花的块茎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abenaria linguell
  • 蓬莱草

    “蓬莱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蓬莱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蓬莱草   【出处】《泉州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Pénɡ Lái Cǎo   【别名】苦舌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凤梨草、旺梨草(《泉州本草》),雷公锤草(《
  • 毗黎勒

      【出处】《新修本草》云:"树似胡桃,子形亦似胡桃,核似诃梨勒而圆短无棱。"所述与本种相似。   【拼音名】Pí Lí Lè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使君于科植物毗黎勒的果实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erminalia bellirica (Gaertn.)Roxb. [Myr
  • 蒲桃根皮

      【拼音名】Pú Táo Gēn Pí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蒲桃的根皮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zygium jambos (L.)Al-ston   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挖,乘鲜剥取根皮,洗净,切段,鲜用或晒干。   【原形态】乔木,高10m。主干极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