婆罗门皂荚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婆罗门皂荚


婆罗门皂荚

“婆罗门皂荚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婆罗门皂荚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婆罗门皂荚

  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

  【拼音名】Pó Luó Mén Zào Jiá

  【别名】忽野檐默、阿梨去伐、波斯皂荚(《酉阳杂俎》),阿勒勃(《本草拾遗》),清泻山扁豆(《国药的药理学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腊肠树的果实。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腊肠树,又名:牛角树、黄槐花树。

  乔木,高可达15米,全株无毛。树皮灰白色,平滑。双数羽状复叶,对生;叶柄及叶轴无腺点;小叶4~8对,卵形至椭圆形,长6~15厘米,宽3.5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短尖,全缘,两面均被微毛。花腋生,总状花序疏散,悬垂;萼片5,长卵形,薄,长1~1.5厘米;花冠蝶形,花瓣5,鲜黄色,直径约4厘米,瓣片卵圆形,大小几相等;雄蕊10,不等长,且不完全发育,花丝弯曲,药椭圆形;雌蕊1,子房几无柄,花柱内弯,柱头顶生,截形。荚果圆柱形,暗褐色,长30~60厘米。种子扁平,赤褐色,光亮,种子间有隔膜。花期6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我国南部各地有栽培。

  【性状】干燥荚果,圆柱形,长30~60厘米,径1.5~2厘米,顶端尖,基部有时具本质状的果柄;表面暗褐色,平滑而带光泽,腹缝、背缝明显。果皮薄,硬而木质状。内面有多数横隔,每隔有种子1粒,具长而暗色的珠柄,附着于腹缝。种子扁卵圆形,长约8毫米,阔6毫米,厚4毫米,赤褐色,光滑而质坚,内为淡黄色,胚乳角质状,胚弯曲,味甜而微酸,有特异臭。以干燥、完整、无柄、摇之不响者为佳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果肉含不饱和蜡、芦荟大黄素甙、含羟甲氧基蒽醌的葡萄糖甙。种子含树胶约27%,其组成为半乳糖24%,甘露糖76%。树皮含缩合型鞣质10%,其组成单位是3,4-二羟基黄烷类,叶中也含这类鞣质。树皮中尚含蜡和树脂,并分离出阿勒勃素。心木含阿勒勃素、芦荟大黄素甙及大黄酸。

  【药理作用】果或果肉有泻下作用(含蒽醌甙),但量大可引起恶心、胃肠气胀及腹痛;抗疟作用不恒定;果皮、树皮则无抗疟作用。其水-醇提取液(1毫升相当1克生药)予小鼠腹腔注射10~20毫升/公斤可引起中毒:抑制、步态不稳、呼吸困难,24小时后恢复正常。对离体豚鼠小肠及兔十二指肠有兴奋作用。0.1毫升可抑制离体兔心,但可恢复。对小鼠腹腔注射10毫升/公斤可延长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,示有镇静作用。

  果肉及种子有抗菌怍用,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喉杆菌、伤寒及副伤寒杆菌、大肠杆菌的生长。果肉的水提取物不及脱醇提取物。种子的提取物效果较差。

  【性味】《本草拾遗》:"味苦,大寒,无毒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①《本茸拾遗》:"主心膈间热风,心黄,骨蒸寒热,杀三虫。"

  ②《海药本草》:"主热病及下痰,杀虫,通经络。子疗小儿疳气。凡用先炙令黄用。"

  【临床应用】治疗胃脘痛:取腊肠树果仁制成煎剂,每10毫升内含鲜果约1两(10两制),为1次量。日服3次,7天为一疗程。治疗56例胃脘痛(包括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急、慢性胃炎,胃肠神经官能症等),均收到较好的止痛效果,对便秘、胃酸过多、食欲不振等症,亦有明显改善作用。据介绍,本品为-种止痛轻泻剂,但久煎(一般煎8小时以上)后则无泻下作用,反有收敛作用。本品有小毒,过量可引起呕吐。故一般以采用未完全成熟之果实为好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婆罗门皂荚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  【拼音名】Pó Luó Mén Zào Jiá

  【英文名】Fruit of Goldenshower Senna

  【别名】阿勒勃、波斯皂荚、清泻山扁豆、 香肠豆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腊肠树的果实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ssia fistula L.

  采收和储藏:9-10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腊肠树 落叶乔木或中等小乔木,高可达15m。树皮粗糙,暗褐色。叶互生,有柄,叶柄基部膨大;偶数羽状复叶,长30-40cm,小叶3-4对,对生,叶轴和叶柄上无腺体,叶片阔卵形、卵形或长圆形,长8-13cm,宽3.5-7cm,先端短渐尖而钝,基部楔形,全缘,嫩叶两面均被微细柔毛,老时无毛;叶脉两面均明显。总状花序疏松,下垂;长可达30cm或更长;花梗长6-8cm;花与叶同时开放,直径约4cm;萼片5,长卵形,长约1-1.5cm,花时反折,外面密生短柔毛;花瓣黄色,5片,倒卵形,近等大,长2-2.5cm,脉明显;雄蕊10,其中3枚花丝长而弯曲,高出花瓣,4枚短而直,具阔大的花药,其余3枚甚小,不育;花柱内弯,柱头小。荚果圆柱形,长30-60cm,直径2-2.5cm,黑褐色,不开裂,有3条槽纹。种子多数,40-100颗,种子之间有隔膜。花期6-8月,果期10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我国南部各地有栽培。原产印度、缅甸和斯里兰卡。

  【性状】荚果圆柱形,长30-60cm,直径1.5-2cm,顶端尖,基部有时具木质状的果柄;表面暗褐色,平滑而带光泽,腹缝、背缝明显。果皮薄,硬而木质状。内有多数横隔,每隔有种子1颗,具长而暗色的珠柄,附着于腹缝。种子扁卵圆形,长约0.8cm,宽0.6cm,厚0.4cm,赤褐色,光滑而质坚,内为淡黄色,胚乳角质状,胚弯曲。味甜而微酸,有特异臭。以干燥、完整、无柄、摇之不响者为佳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果皮含黄酮(flavonoids),蒽醌(anthraquinones),色酮(chromones),生物碱(alkaloids),甾醇(sterols),三萜(triterpenes),半干的种子含大量的游离脂肪酸(free fatty acid),蜡(waxes)及碳氢化合物。果肉含不饱和蜡、芦荟大黄素甙(barbaloin),羟甲氧基蒽醌的葡萄糖甙,以及11种氨基酸,如精氨酸(arginine),亮氨酸(leuine),蛋氨酸(methionine),苯丙氨酸(phenylalanine),色氨酸(tryptophan),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,谷氨酸(glutamic acid)。

  【药理作用】果或果肉有泻下作用(含蒽醌甙),但量大可引起恶心、胃肠气胀及腹痛;抗疟作用不恒定;果皮、树皮则无抗疟作用。其水-醇提取液(1ml相当1g生药)予小鼠腹腔注射10-20ml/kg可引起中毒:抑制、步态不稳、呼啄因难,24小时后恢复正常。对离体豚鼠小肠及兔十二指肠有兴奋作用。0.1ml可抑制离体兔心,但可恢复。对小鼠腹腔注射10ml/kg可延长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,示有镇静作用。果肉及种子有抗菌作用,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喉杆菌、伤寒及副伤寒杆菌、大肠杆菌的生长。果肉的水提取物不及脱醇提取物。种子的提取物效果较差。

  【性味】苦;大寒;无毒

  【归经】心;脾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通便,化滞止痛。主便秘,胃脘痛,疳积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4-8g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1.《本草拾遗》:主心膈间热风,心黄,骨蒸寒热,杀三虫。

  2.《海药本草》:主热病及下痰,杀虫,通经络。子疗小儿疳气。凡用先炙令黄用。

  【临床应用】治疗胃脘痛。取腊肠树果什制成煎剂,每10ml内含鲜果约1两(10两制),为1次量。日服3次,7天为疗程。治疗56例胃脘痛(包括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急、慢性胃炎,胃肠神经官能症等),均收到较好的止痛效果,对便秘、胃酸过多、食欲不振等症,亦明显改善作用。据介绍,本品为一种止痛轻泻剂,但久煎(一般煎8小时以上)后则无泻下作用,反有收敛作用。本品有小毒,过量可引起呕吐。故一般以采用未完全成熟之果实为好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便秘 骨蒸 寒热 杀三虫 通便 通经络 胃脘痛

婆罗门皂荚


婆罗门皂荚的功效 婆罗门皂荚的用途 婆罗门皂荚可以治疗 婆罗门皂荚的用法 婆罗门皂荚的用量 婆罗门皂荚主要治疗 婆罗门皂荚能够治疗的疾病 婆罗门皂荚的用法 婆罗门皂荚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盘肠草

    “盘肠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盘肠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盘肠草   【出处】《四川中药志》   【拼音名】Pán Chánɡ Cǎo   【别名】南瓜阴芽   【来源】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实内萌发的幼苗。秋
  • 盘石龟

      【别名】土山龟、石下龟、钻石龟   【来源】葫芦科盘石龟Thladiantha rigrapunctata Kuang, aff.,以块根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江西。   【性味】苦,寒。   【功能主治】主治急性肠胃炎,急性肠炎,急性细菌性痢疾   【用法用量
  • 蟛蜞

    “蟛蜞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蟛蜞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蟛蜞   【出处】《本草经集注》   【拼音名】Pénɡ Qí   【别名】螃蜞(《集韵》)   【来源】为方蟹科动物无齿相手蟹或其同属近缘动物的肉、内脏
  • 鯆鱼

      【拼音名】Pū Yú   【别名】斑鳐、孔鳐[孔鯆]、赤虹、花尾燕魟、日本燕魟、双斑燕魟、鸢魟、鸢鲼   【来源】鳐目鳐科斑鳐Raja kenojei H. et M.、孔鳐R. porosa Gunther;魟科赤魟Dasyatia akajei (M. et H.)、
  • 普陀南星

      【拼音名】Pǔ Tuó Nán Xīnɡ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天南星科植物普陀南星的块茎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isaema ringens(Thunb.)Schott[Arum ringens Thunb.]   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挖,去掉残茎、须根及外皮,洗净,鲜用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