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黄杨木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水黄杨木


水黄杨木

“水黄杨木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水黄杨木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水黄杨木

  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

  【拼音名】Shuǐ Huánɡ Yánɡ Mù

  【别名】乌棒子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
  【原形态】灌木,高约1米。叶互生,有短柄;叶片椭圆状披针形,长5~9.5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尾状长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下面黄绿色。总状花序常数枚呈束状;萼片5,外轮3枚卵圆形,边缘带紫红色,内轮2枚较大,花瓣状,黄色;花瓣3,中间1枚龙骨状,顶端有缨;雄蕊8,花丝下部合生;子房2室。蒴果;种子2颗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沟、溪边阴湿处。分布西南和华南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根茎(连皮)含有黄酮甙、皂甙、酚性物质(鞣酸及其他酚化合物)、香豆酮、树脂类。其中黄酮甙可能为主要的抗菌及平喘成分,而皂甙、鞣质具祛痰镇咳作用。

  【性味】《贵州草药》:"甘,平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①《贵州草药》:"清热利湿,通淋。治黄疸肝炎,血尿。"

  ②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治哮喘。"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
  【临床应用】治疗慢性气管炎:采用乌棒子、大血藤、淫羊藿,三者分别做成片剂同时服用。乌棒子片系用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分别制成,简称水煮片和醇浸片。水煮片每片0.1克,相当于生药0.33两;醇浸片每片O.2克,相当于生药0.4两。大血藤、淫羊藿片皆由浸膏制成,每片0.5克,相当于生药大血藤O.13两,淫羊藿0.06两。按不同剂型分为2组:第1组乌棒子水煮片。每日6~9片或15片,大血藤9片,淫羊藿9片;第2组乌棒子醇浸片、大血藤及淫羊藿片各9片。均以10天为一疗程,或连服20~30天。据二个疗程的疗效观察,第1组67例,近期控制19例,显效12例;第2组49例,近期控制9例,显效10例。临床发现,乌棒子水煮片组疗效优于醇浸片组。上述乌棒子复方具有较好的止咳、祛痰和一定的消炎作用,平喘作用较差。少数患者服用上方浓煎液(1:1)后,有胃区不适,恶心,腹痛,饱胀,口麻涩,皮肤瘙痒等反应,偶有头昏、心悸,于停药后很快消失。片剂特别是水煮片的副作用较少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水黄杨木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贵州草药》。

  【拼音名】Shuǐ Huánɡ Yánɡ Mù

  【英文名】Root of Caudate Milkwort

  【别名】乌棒子、倒莲花、三岔子、土八爪、气籽红山桂、木本远志、野桂花。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的根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a caudata Rehd.et Wils.

  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洗净切片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尾叶远志 灌木,高1-3m。多分枝,小枝圆柱形,具纵槽及棱,幼技顶端被金黄色短柔毛,不久即脱落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5-10mm,上面具槽;叶近革质,大部分螺旋状紧密排于枝端,长圆形至倒披针形,稀倒卵状披针形,长3-12cm,宽1-3cm,先端尾状渐尖或细尖,基部渐狭至楔形,全缘,稍反卷,波状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;主脉在上表面凹陷;侧脉7-12对。花两性,总状花序顶生,多数密集成聚伞花序状或圆锥花序,长2.5-7cm,被紧贴短柔毛;花长5-8mm,花梗长1-1.5mm,无毛,具小苞片3枚,早落;萼片5,果时早落,外面3枚小,卵形,具缘毛,里面2枚大,花瓣状,无缘毛;花瓣3枚,白色、黄色至紫色,侧生花瓣与龙骨瓣于3/4以下合生,龙骨瓣长5mm,先端背部具一盾状鸡冠状附属物;雄蓝8枚,花丝长4mm,3/4以下连合成鞘,花药卵形;子房压扁,倒卵形,基部具杯状花盘,花桂由上向下逐渐增粗,并弯曲,柱头生于下裂片内。蒴果长圆状倒卵形,长达8mm,直径约4mm,先端微凹,基部渐狭,具杯状环,边缘具狭翅。种子广椭圆形,棕黑色,长约1.5mm,直径约1mm,密被红褐色长毛,靠种脐端具1棕黑色突起。花期11月至翌年5月,果期5-11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1000-2100m的山林下、浅山沟、溪边荫湿处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湖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  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,略弯曲。表面黄褐色,有纵皱纹。质硬,断面黄白色。气微,味甘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根皮、茎皮合乌棒子甙(wubangziside)A、B、C,优呫吨酮(euxanthone),豆甾醇葡萄糖甙(stigmasteryl-β-D-hlucoside),杧果甙(mangiferin)。

  【药理作用】其25%煎剂在体外对几种呼吸道常见致病及非致病细菌(金黄色和白色葡萄球菌、卡他球菌、甲型和乙型链球菌)皆有抑制作用(琼脂平板挖孔法)。根茎所含黄酮甙可能为主要的抗菌及平喘成分,而皂甙、鞣质具祛痰镇咳作用。

  【性味】甘;微苦;性凉

  【归经】心;肝;肾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利湿;化痰止咳。主咽喉肿痛;湿热黄疸;支气管炎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-30g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1.《贵州草药》:清热利湿,通淋。治黄疸肝炎,血尿。

  2.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治哮喘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化痰止咳 湿热黄疸 通淋 哮喘 血尿


水黄杨木的功效 水黄杨木的用途 水黄杨木可以治疗 水黄杨木的用法 水黄杨木的用量 水黄杨木主要治疗 水黄杨木能够治疗的疾病 水黄杨木的用法 水黄杨木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四棱杆

      【拼音名】Sì Lénɡ Gǎn   【别名】香茶菜、山苏子、猛一撒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毛叶香茶菜的叶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japonica(Burm.f.)Hara[Plectranthus glaucocalyx Maxim.var.j
  • 蛇莓

    “蛇莓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蛇莓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蛇莓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蛇莓   【拼音名】Shé Méi   【别名】蛇泡草、蛇盘草、蛇果草、龙吐珠、宝珠草、三匹风、三叶莓、地杨梅、三爪风、三
  • 水麻

    “水麻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水麻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水麻   【别名】水麻柳、水苏麻   【来源】荨麻科水麻Debregeasia edulis (Sieb. et Zucc.) Wedd.,以茎皮、叶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
  • 柿子

    “柿子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柿子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柿子   【出处】《滇南本草图说》   【拼音名】Shì Zi   【来源】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。霜降至立冬间采摘,经脱涩红熟后,食用。   【化学成份】果实含蔗糖、
  • 四季春

      【别名】狭叶小女贞、马龙女贞   【来源】木犀科四季春Ligustrum malongense B. S. Sun,以全株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云南。   【性味】苦、涩,微凉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消炎,平肝泻火。主治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  【用法用量】1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