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带蕨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丝带蕨


丝带蕨

“丝带蕨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“丝带蕨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丝带蕨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丝带蕨

  【拼音名】Sī Dài Jué

  【别名】木莲金

  【来源】蕨类水龙骨科丝带蕨Drymotaemium miyoshianum (Makino)Makino,以全草入药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浙江、台湾、广东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主治劳伤

  【用法用量】全草3~5钱,泡酒服。

 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丝带蕨

  【出处】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
  【拼音名】Sī Dài Jué

  【别名】木兰、木莲金

  【来源】为水龙骨科植物丝带蕨的全草。

  【原形态】附生草本。根茎短而横走,密被鳞片,鳞片卵圆形,渐尖或披针形。叶近生,肉质,几无柄;长线形,长30~50厘米,宽2~3毫米,光滑无毛,基部有关节,节与根茎相连;上面中脉下凹,网状脉隐没于叶肉中,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着生孢子囊的小纵沟。孢子囊群长线形,无囊群盖。孢子期6~10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附生于树上。分布浙江、湖北、广东以及西南等地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治小儿惊风,干燥全草五至六钱。水煎,加白糖少许冲服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丝带蕨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
  【拼音名】Sī Dài Jué

  【英文名】Miyoshi Drymotaemium

  【别名】木兰、木莲金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丝带蕨的全草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ymotaenium miyoshianum(Makino)Makino[Taenitis miyoshiana Makino]

  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植株高30-50cm。根茎长而横生,有网状中脉,被卵圆形或披针形鳞片,鳞片粗筛孔状,有锯齿。叶近生,近于无柄;叶片线形,长30-50cm,宽2-3mm,基部以关节着生;上面中脉下凹,中脉网状,隐藏于叶肉中,具少数内藏细脉。孢子囊群线形,着生于中脉两侧各1条纵沟中,靠近中脉,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,有粗筛孔;孢子囊的环带由14(-16)个细胞组成,孢子椭圆形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00-25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安徽、浙江、台湾、湖北、西藏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甘;凉

  【归经】肝;肾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熄风;活血。主小儿惊风;劳伤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8g;或浸酒。

  【临床应用】干燥全草五至六钱。水煎,加白糖少许冲服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惊风 劳伤 全草 水煎 小儿惊风

丝带蕨


丝带蕨的功效 丝带蕨的用途 丝带蕨可以治疗 丝带蕨的用法 丝带蕨的用量 丝带蕨主要治疗 丝带蕨能够治疗的疾病 丝带蕨的用法 丝带蕨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山道年蒿

    “山道年蒿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山道年蒿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道年蒿   【出处】《中国药植图鉴》   【拼音名】Shān Dào Nián Hāo   【别名】蛔蒿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菊
  • 水底龙

      【别名】水底蜈蚣、顽纠占[傣]   【来源】天南星科岩角藤属植物岩角藤Rhaphidop hora hongkongensis Shott,以全株入药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   【性味】淡,凉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活血散瘀,清热解毒,止咳,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胃痛,腹痛,
  • 鼠脂

    “鼠脂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鼠脂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鼠脂   【出处】《本草图经》   【拼音名】Shǔ Zhī   【来源】为鼠科动物褐家鼠、黑家鼠等的脂肪油。   【功能主治】①《本草图经》:"主汤火疮。&quo
  • 实葫芦

    “实葫芦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实葫芦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实葫芦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实葫芦   【拼音名】Shí Hú Lu   【来源】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喜马拉雅瓜蒌Trichosanthes him
  • 粟糖

      【出处】《纲目》   【拼音名】Sù Tánɡ   【来源】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子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。   【功能主治】《纲目》:"主痔漏脱肛,和诸药熏之。" 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