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生草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天生草


天生草

“天生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天生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天生草

  【出处】《云南中草药》

  【拼音名】Tiān Shēnɡ Cǎo

  【别名】山韭菜、漏芦、蛇咬药(《云南中草药》),白千针万线草、大兰花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百合科植物小鹭鸶兰的根。夏,秋采收。

  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约30厘米。根簇生,细圆柱形。叶丛生基部,带形,长18~22厘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渐尖,全缘,叶脉平行,中脉于下面凸出。总状花序顶生;苞片短于花,狭窄、极尖;花白色,2~3朵聚生,逐一开放,具短柄,柄在中部有节,基部有卵状披针形苞片1对;花被裂片6,线形;雄蕊6,花药长形,弯曲,黄色,基部有2尾;子房无柄,3室,每室有胚珠12颗。蒴果有3翅,每室有种子2颗。种子圆形,黑色有斑点,基部有2耳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坡林中阴湿处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淡,平。"

  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甘,平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,健肿利湿。治风湿,小儿疳积,乳腺炎,毒蛇咬伤。"

  ②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补虚活络。治头晕,妇女带下及肢体麻,脑漏。"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天生草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
  【拼音名】Tiān Shēnɡ Cǎo

  【英文名】Root of Small Diuranthera

  【别名】蛇咬药、漏芦、山韭菜、土漏芦、白千针万线草、大兰花参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小鹭鸶草的根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uranthera minor (C. H. Wright) Hemsl.[Paradisea minor C. H. Wright]

 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35-85cm。根茎短,生多条根。花葶直立,少数具分枝。叶较窄,约10枚,条形,长15-35cm,宽7-11mm,下部叶显着下弯,边缘具极细的锯齿。总状花序具稀疏少花,苞片比花短;花白色,直径2.5-3.5cm,双生,具梗,梗长6-7.5mm,具关节;花被片6,内外两轮各3,具5条脉,内轮较宽;雄蕊6,短于花被片,花丝丝线形,花药长约8.5mm,近弓形,背着生成丁字形,基部箭形,似具2平行的尾,尾长1-1.5mm。蒴果具3裂片。种子近圆形,种皮黑色,具斑点。花、果期8-10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700m的草坡、松林下或路旁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种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味淡;性平

  【功能主治】健脾消积;舒筋活络;解毒消肿。主小儿疳积;脾虚带下,湿痹酸痛;乳痈肿痛,毒蛇咬伤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1.《云南中草药》:清热解毒,健脾利湿。治风湿,小儿疳积,乳腺炎,毒蛇咬伤。

  2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补虚活络。治头晕,妇女带下及肢体麻,脑漏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补虚 健脾消积 乳腺炎 乳痈 乳痈肿痛 舒筋活络 头晕 消积


天生草的功效 天生草的用途 天生草可以治疗 天生草的用法 天生草的用量 天生草主要治疗 天生草能够治疗的疾病 天生草的用法 天生草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通天连

      【别名】乳汁藤、双飞蝴蝶   【来源】萝藦科通天连Tylophora koi Merr.,以全株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广东、广西。   【功能主治】解毒,消肿。主治感冒,跌打,毒蛇咬伤,疮疥   【用法用量】0.5~1钱,水煎服,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。   【摘录
  • 托里贝母

      【拼音名】Tuō Lǐ Bèi Mǔ   【英文名】Bulbus Fritillariae Tortifoliae   【来源】为百合科植物托里贝母Fritillariatortifolia X. Z. Duan et X.J.Zheng 的鳞茎。   【原形态】多
  • 团叶鳞始蕨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蕨类名词及名称》。   【拼音名】Tuán Yè Lín Shǐ Jué   【英文名】Orbicular Lindsaea   【别名】团叶陵齿蕨、鱼眼蕨、螺视蕨、七星剑、月影草、金钱草、田螺掩、高脚假铁线草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鳞始蕨科植物团叶鳞
  • 菟丝子

    “菟丝子”在《中国药典》 “菟丝子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菟丝子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国药典》:菟丝子   【拼音名】Tú Sī Zǐ   【英文名】SEMEN CUSCUTAE   【别名】豆寄生、无根草、黄丝、黄丝藤、无娘藤
  • 蹋菜

      【出处】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Tà Cài   【别名】乌塌菜、瓢儿菜、雪里青(《苏南种子植物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十字花科植物塌棵菜的全草。   【原形态】二年生草本,有时作一年生草本栽培,绿色,根粗壮,顶端有1短颈;茎直立,高30~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