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药子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乌药子


乌药子

“乌药子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乌药子”在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乌药子

  【出处】《分类本草》

  【拼音名】Wū Yào Zǐ

  【来源】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果实。

  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"乌药"条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《斗门方》:"治阴毒伤寒,乌药子一合,炒令黑烟起,投于水中,煎取三、五沸,服一大盏,侯汗出回阳瘥。"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乌药子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证类本草》

  【拼音名】Wū Yào Zǐ

  【英文名】Fruit of Combined Spicebush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果实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dera aggregata(Sims.)Kosterm.[L.strychnifolia(Sieb.et Zucc.)F.-Vill.]

  采收和储藏:10月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乌药,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4-5m。根木质,膨大粗壮,略成念珠状。树皮灰绿色。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,老时平滑无毛;茎枝坚韧,不易断。叫互生,革质,椭圆形至广倒卵形,长3-8cm,宽1.5-5cm,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,基部圆形或广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,有光泽,除中脉外,均光滑无毛,下面灰白色,被淡褐色长柔毛,后变光滑,叶脉3条,基出,极明显;叶柄短,有短柔毛。伞形花序腋生,几无总梗;小花梗长1.5-3mm,被毛,簇生多数小花;花单性,雌雄异株,黄绿色;花被6片,大小几相等,广椭圆形,雄花有雄蕊9枚,排成3轮,最内一轮的基部有腺体,花药2室;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,子房上位,球形,1室,胚珠1枚。核果近球形,初绿色,成熟后变黑色。花期3-4月。果期10-11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向阳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缘以及山麓、旷野等地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果肉挥发油含α-蒎烯(α-pinene),β-芹子烯(β-selinene),δ-和γ-荜澄茄烯(cadinene)等。果肉脂肪油主含油酸(oleic acid),还含亚油酸(linoleic acid),亚麻酸(linolenic acid),十六碳烯酸(hexadecenoic acid)等。

  种子挥发油含乌药根烯(lindestrene),乌药烯醇(lindenenol),乙酸乌药烯醇酯(lindenyl acetate)等。种子脂肪油主含顺式-十四碳-4-烯酸(cis-4-dodecenoic acid),十六碳烯酸,油酸,亚油酸,二十碳烯酸(eicosenoic acid)等。

  【性味】辛;温

  【归经】脾;肾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散寒回阳;温中和胃。主阴毒伤寒;寒性吐泻;疝气腹痛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10g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《斗门方》:治阴毒伤寒,乌药子一合,炒令黑烟起,投于水中,煎取三、五沸,服一大盏,候汗出回阳瘥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治疗疾病: 和胃 伤寒 吐泻 温中


乌药子的功效 乌药子的用途 乌药子可以治疗 乌药子的用法 乌药子的用量 乌药子主要治疗 乌药子能够治疗的疾病 乌药子的用法 乌药子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无患子中仁

    “无患子中仁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无患子中仁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无患子中仁   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   【拼音名】Wú Huàn Zǐ Zhōnɡ Rén   【来源】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种仁。
  • 乌饭子

    “乌饭子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乌饭子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乌饭子   【出处】《滇南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Wū Fàn Zǐ   【别名】乌饭果、米饭果、纯阳子(《滇南本草》),冷饭果、沙汤果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   
  • 万年柏

      【别名】虎尾蕨、深裂铁角蕨、地柏枝、洞里仙   【来源】为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虎尾铁角蕨Asplenium incisum Thunb.,以全草入药。夏、秋采集,洗净,晒干。   【性味】苦、甘,凉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平肝镇惊,止痛。用于肝炎,小儿疳积,牙痛,毒
  • 午时花

    “午时花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午时花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午时花   【拼音名】Wǔ Shí Huā   【别名】半支莲、草杜鹃   【来源】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
  • 五气朝阳草

    “五气朝阳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五气朝阳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五气朝阳草   【出处】《昆明药植调查报告》   【拼音名】Wǔ Qì Zhāo Yánɡ Cǎo   【别名】追风七、见肿消、追风草、乌金丹(《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