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叶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杏叶


杏叶

“杏叶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杏叶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杏叶

  【出处】《滇南本草》

  【拼音名】Xìnɡ Yè

 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叶。

  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"杏仁"条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含芸香甙、硝酸盐还元酶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治目疾,水肿。

  ①《滇南本草》:"敷大恶疮。"

  ②《本草蒙筌》:"煎汤洗眼止泪。"

  【附方】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:杏叶,锉,煮令浓,及热溃之,亦可服之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杏叶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滇南本草》。

  【拼音名】Xìnɡ Yè

  【英文名】leaf of Apricot, leaf of Ansu Apricot

  【别名】杏树叶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杏、野杏或山杏的叶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rmeniaca vulgaris Lam.2.Armeniaca vulgaris Lam.var.ansu(Maxim.)Yü et Lu.3.Armeniaca sibirica(L.)Lam.

 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叶长茂盛时采收。

  【原形态】1.杏 落叶小乔木,高4-10cm;树皮暗红棕色,纵裂。单叶互生;叶片圆卵形或宽卵形,长 5-9cm,宽4-8cm。春季先叶开花,花单生枝端,着生较密,稍似总状;花几无梗,花萼基部成筒状,外面被短柔毛,上部5裂;花瓣5,白色或浅粉红色,圆形至宽倒卵形;雄蕊多数,着生萼筒边缘;雌蕊单心皮,着生萼筒基部。核果圆形,稀倒卵形,直径2.5cm以上。种子1,心状卵形,浅红色。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

  2.野杏 本变种的主要特征为 叶片基部楔形或宽楔形;花常2朵簇生,淡红色;果实近球形,红色;核卵球形,离肉,表面粗糙而有网纹,腹棱常锐利。

  3.山杏 灌木或小乔木,高2-5m。叶卵形或近圆形,长(3-)5-10cm,宽(2.5-)4-7cm。花单生,直径1.5-2cm;萼片长圆状椭圆形,先端尖;花瓣近圆形或倒卵形,白色或粉红色。果实扁球形,直径 1.5-2.5cm,两侧扁,果肉薄而干燥,熟时开裂,味酸涩,不能吃。核易与果肉分离,基部一侧不对称,平滑。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

  4.东北杏 大乔木,高5-15m。幼枝无毛。叶椭圆形或卵形,长6-12cm,宽3-8cm。花粉红色或白色;雄蕊多数;子房密被柔毛。核果近球形,直径1.5-2.6cm,黄色;核近球形或宽椭圆形,长13-18mm,宽11-18mm,粗糙,边缘钝。花期4-5月,果期7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3.山杏 生于海拔700-2000m的干燥向阳、丘陵、草原。

  4.东北杏 生于海拔400-1000m的开阔的向阳山坡灌木林或杂木林下。

  1.杏 分布于全国各地,多系栽培。在新疆伊犁一带有野生。

  2.野杏 主产于我国北部地区,栽培或野生,尤其在河北、山西等地普遍野生,山东、江苏等地也产。

  3.山杏 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和甘肃等地。

  4.东北杏 分布于吉林、辽宁等地。

  资源分布:1.杏 分布于全国各地,多系栽培。在新疆伊犁一带有野生。

  2.野杏 主产于我国北部地区,栽培或野生,尤其在河北、山西等地普遍野生,山东、江苏等地也产。

  3.山杏 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和甘肃等地。

  4.东北杏 分布于吉林、辽宁等地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1.杏叶 含芸香甙(rutin),槲皮素-3-鼠李葡萄糖甙(quercetin-3-rhamnoglucoside),绿原酸(chlorogenic acid),新绿原酸(neochlorogenic acid)。

  2.野杏叶 含槲皮甙(quercitrin),鼠李素-3-O-鼠李糖甙(rhamnetin-3-O-rhamnoside),鼠李柠檬素-3-O-鼠李糖甙(rhamnocitrin-3-O-rhamnoside)。

  3.山杏叶 含根皮甙(phlorizin)。

  【性味】辛;苦;微凉

  【归经】肝;脾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利湿;明目。主水肿;皮肤瘙痒;目疾多泪;痈疮瘰疬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10g;外用:煎水洗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1.《滇南本草》:敷大恶疮。

  2.《本草蒙筌》:煎汤洗眼止泪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目疾 皮肤瘙痒 祛风利湿


杏叶的功效 杏叶的用途 杏叶可以治疗 杏叶的用法 杏叶的用量 杏叶主要治疗 杏叶能够治疗的疾病 杏叶的用法 杏叶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小鹭鸶兰

      【拼音名】Xiǎo Lù Sī Lán   【别名】天生草、山韭菜、蛇咬药   【来源】百合科小鹭鸶兰Diuranhtera minor (C. H. Wright)Hemsl.,以根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云南。   【性味】淡,平。   【
  • 绣线菊

      【拼音名】Xiù Xiàn Jú   【别名】蚂蝗梢   【来源】蔷薇科绣线菊属植物光叶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L. f. var. fortunei (Planch.)Rehd.,以根及嫩叶入药。全年采根,洗净晒干;嫩叶夏季采。
  • 小黄树

      【拼音名】Xiǎo Huánɡ Shù   【别名】滇丁香、露球花、野丁香、酒瓶花、丁香花、野黄杨木、中型滇丁香   【来源】茜草科小黄树Luculia intermedia Hutch.,以根、花、果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广西、云南。   【性味
  • 小狮子

      【别名】黑果凉伞、小紫金牛、小凉伞   【来源】紫金牛科小狮子Ardisia chinensis Benth.,以全株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。   【性味】苦、平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止血,止痛。主治肺结核、咯血、吐血、跌打、痛经等
  • 西北莸

      【别名】小六月寒[陕西]   【来源】马鞭草科莸属植物西北莸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.以全株入药。   【功能主治】调经活血,祛湿。主治崩漏,白带,月经不调  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