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肤子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盐肤子


盐肤子

  【拼音名】Yán Fū Zǐ

  【别名】盐麸子、叛奴盐、盐梅子、木附子、盐肤木子、假五味子、油盐果、乌酸桃、红叶桃、红盐果、盐酸果、盐酸白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us chinensis Mill.[Schinus indicus Burm.;Rhus semialata Murr.;R.javanica Thunb.]

  采收和储藏:10月采收成熟地时实,鲜用或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盐肤木,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2-10m。小枝棕褐色,被锈色柔毛,具圆形小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叶轴及柄常有翅;小叶5-13,小叶无柄;小叶纸质,多形,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,长6-12cm,宽3-7cm。先端急尖,基部圆形,边缘具粗锯齿或近无毛,叶背被锈色柔毛。圆锥花序宽大,顶生,多分枝,雄花序长30-40cm,雌花序较短,密被锈色柔毛;花小,杂性,黄白色;雄花花萼裂片卵形,长约1mm,花瓣倒卵形状长圆形,长约2mm,开花时外卷,雄蕊伸出,花丝线形,花药卵形;雌花花萼裂片较短,长约0.6mm,花瓣椭圆状卵形,长约1.6mm;花盘无毛;子房卵形,长约1mm,密被白色微柔毛;花柱3,柱头头状。核果球形,略压扁,径约4-5mm,被具节柔毛和腺毛,成熟时红色,果核径3-4mm。花期8-9月,果期10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-2300m的石灰山灌丛、疏林中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盐肤子含鞣质50%-70%,也有高达80%的,主要为五-间双没食子酰-β-葡萄糖(penta-m-digalloyl-β-glucose),尚有游离没食子酸(gallic acid)及脂肪、树脂、淀粉。有机酸有苹果酸(malic acid)、酒石酸(tartaric acid)、枸橼酸(citric acid)等。

  【性味】味酸;咸;性凉

  【功能主治】生津润肺;降火化痰;敛汗止痢。主痰嗽;喉痹;黄疸;盗汗;痢疾;顽癣;痈毒;头风白屑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盗汗 喉痹 降火 敛汗 生津 头风 顽癣 痈毒 止痢


盐肤子的功效 盐肤子的用途 盐肤子可以治疗 盐肤子的用法 盐肤子的用量 盐肤子主要治疗 盐肤子能够治疗的疾病 盐肤子的用法 盐肤子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鹰不扑

    “鹰不扑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鹰不扑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鹰不扑   【出处】《广西中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Yīnɡ Bù Pū   【别名】小郎伞、鸟不宿(《广西中草药》),楤木、打散根、百鸟不落、雷公木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
  • 野大豆藤

    “野大豆藤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野大豆藤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大豆藤   【出处】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   【拼音名】Yě Dà Dòu Ténɡ  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崂豆的茎、叶及根。秋季采收。
  • 圆叶茅膏菜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   【拼音名】Yuán Yè Máo Gāo Cài   【英文名】all-grass of Round-leaf Sundew, Round-leaved Sundew   【别名】毛毡苔、捕虫草。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茅膏菜
  • 荫风轮

      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Yīn Fēnɡ Lún   【别名】山藿香(《贵州草药》),瘦风轮、九层塔、野薄荷、田螺菜、蒙锄草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,断血流(安徽《断血流治疗各科疾病出血症的研究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唇形科植物灯笼草的全草。夏、
  • 油柑根

    “油柑根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油柑根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油柑根   【出处】《岭南采药录》   【拼音名】Yóu Gān Gēn   【别名】余甘子根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