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苋子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野苋子


野苋子

  【拼音名】Yě Xiàn Zǐ

  【别名】苋菜子、青葙子、西风谷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凹头苋或反枝苋的种子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maranthus lividus L.[A.blitum auct. Non L.」。

  2.Amaranthus retroflexus L.

  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果实,日晒,搓揉取种子,干燥。

  【原形态】1.一年生草本,高10-30cm。茎斜上,基部分枝,微具条棱,无毛,淡绿色至暗紫色,上部暗红带绿,平卧上升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-3.5cm;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,长1.5-4.5cm,宽1-3cm,先端凹缺或钝,基部阔楔形,全缘或稍呈波状。花单性或杂性,花小;簇生叶腋或成顶生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;苞片干膜质,长圆形;花被片3,细长圆形,先端钝而有微尖,向内曲;雄蕊3;柱头3或2,线形,果熟时脱落。胞果扁卵形,不裂,近平滑或略具皱纹。种子环形,黑色至黑褐色,边缘具环状边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
  2.一年生草本,高20-80cm。茎直立,粗壮,单一或分枝,稍具钝棱,密生短柔毛。叶柄长1.5-5.5cm,有柔毛。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长5-12cm,宽2-5cm,先端微凸,具小芒尖,基部楔形,两面和边缘有柔毛;花单性或杂性,集成顶生和腋生的圆锥花序;苍片和小苞片干膜质,钻形,长4-6mm,花被片5,白色,具一淡绿色中脉;雄花的雄蕊比花被片稍长;雌花柱3,内侧有小齿。胞果扁球形,小,淡绿色,盖裂,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。种子近球形,棕色或黑色,边缘钝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1.生于庭园、路边等处。

  2.生于旷野、田间或村舍附近草地。

 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
  2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山东、台湾、河南等地。

  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种子环形(凹头苋)或近球形(反枝苋),直径0.8-1.5mm。前者表面红黑至黑褐色,边缘具环状边。后者棕色或黑色,边缘钝,略有光泽。气微,味淡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种子油含肉豆蔻酸(myristic acid),棕榈酸(palmitic acid),硬脂酸(stearic acid),花生酸(arachidic acid),山萮酸(behenic acid),油酸(oleic acid)和亚油酸(linoleic acid)。

  【性味】甘;性凉

  【归经】肝;膀胱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肝明目;利尿。主肝热目赤;翳障;小便不利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12g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肝热目赤 清肝 清肝明目 翳障


野苋子的功效 野苋子的用途 野苋子可以治疗 野苋子的用法 野苋子的用量 野苋子主要治疗 野苋子能够治疗的疾病 野苋子的用法 野苋子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野芋叶

    “野芋叶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野芋叶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芋叶   【出处】《纲目》   【拼音名】Yě Yù Yè   【来源】为天南星科植物野芋的叶片。   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"野芋&quo
  • 玉米黑霉

      【拼音名】Yù Mǐ Hēi Méi   【别名】稔头、棒子包、玉米乌米、玉米黑粉、灰包谷、苞米乌米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黑粉菌科真菌玉米黑粉菌寄生在玉米上所形成的孢子堆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Ustilago maydis(DC.)Corda  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
  • 鸭儿芹果

    “鸭儿芹果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鸭儿芹果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鸭儿芹果   【出处】《广西中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Yā ér Qín Guǒ   【来源】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果实。   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&
  • 油柑叶

    “油柑叶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油柑叶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油柑叶   【出处】《岭南采药录》   【拼音名】Yóu Gān Yè   【别名】丝叶(《岭南采药录》),余甘子叶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  • 郁金香根

      【出处】《现代实用中药》   【拼音名】Yù Jīn Xiānɡ Gēn   【来源】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的鳞茎及根。   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"郁金香"条。   【化学成份】肉质鳞片含赤霉素A1、A6、A8和A9。根含赤霉素A5、A9和A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