蝇虎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蝇虎


蝇虎

“蝇虎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蝇虎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蝇虎

  【出处】《纲目拾遗》

  【拼音名】Yínɡ Hǔ

  【别名】蝇狐、蝇蝗、蝇豹(崔豹《古今注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跳蛛科动物短螯蝇虎的全虫。

  【原形态】体小,长约1厘米,全身被绒毛,背面有黑色或灰黄色的斑纹。头端有细小的口;单眼4对,位于头胸部背侧的前端,以2、2、4排成3列,第1列的2个单眼最大。头胸部呈四角形,下有附肢6对,第1对呈螯状,内有毒腺;第2对为脚须,如触角,雄性末节膨大成交配器。其他4对为步足,粗短,跗节末端有爪2枚。腹部较狭,前腹有生殖孔及生殖板,尾端有疣状突起的纺锤突,内通纺绩腺,能分泌粘掖而抽丝。

  营单独生活。虽能抽丝,但不结网,白天活动,常见于窗户、墙壁等处。善跳跃,以猎捕苍蝇为食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《纲目拾遗》:"《徐顺之验方》云,调血脉,治跌打损伤;取蝇虎数个,研烂,好酒下。"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蝇虎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;1.崔豹《古今注》:蝇虎,蝇狐也。形似蜘蛛,面色灰白,善捕蝇。

  2.《纲目拾遗》:蝇虎亦蜘蛛之属。腹亦有丝,而不能结网,惟居墙壁捕蝇食,其体灰褐色,身上有微毛,嘴有两钳,翕吸频动,跳跃如虎。亦有纯白色,两目朱色,绝可爱。

  【拼音名】Yínɡ Hǔ

  【英文名】a kind of spider that feeds on flies

  【别名】蝇狐、蝇蝗、蝇豹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跳蛛科动物浊斑扁蝇虎的全体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nemerus confusus Bosenberg et Strand

  采收和储藏:随用随捕,鲜用。

  【原形态】浊斑扁蝇虎,雄蛛体长7mm,雌蛛体长9mm。全体有黑、褐及白色细毛混生。头胸部椭圆形,扁平,背面的底色黑,周围边缘为白色,腹面为褐色,单眼4对,位于头胸部背侧的前端,以2,2,4排列成3行,第1行的 2个单眼最大。螯肝基部无隆起。步足4对粗健,褐色,并有黑褐色浓斑,跗节末端有毛丛。腹部扁平,长椭圆形,背面有黄色、褐色的毛组成斑纹。腹面黄橙色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活于稻区,捕食农田害虫及蝇类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辛;温

  【归经】肝;脾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活血通脉。主跌打损伤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2-3个,捣烂,酒下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《纲目拾遗》:《徐顺之验方》云,调血脉,治跌打损伤;取蝇虎数个,研烂,好酒下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调血脉


蝇虎的功效 蝇虎的用途 蝇虎可以治疗 蝇虎的用法 蝇虎的用量 蝇虎主要治疗 蝇虎能够治疗的疾病 蝇虎的用法 蝇虎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鸭脚黄连

      【别名】水八角、水黄连[贵州]、鸡脚莲   【来源】毛茛科星果草属植物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 cavaleriei (Levl. et Vant.) Drumm. Et Hutch.,以根和全草入药。全年可采,洗净晒干。   【性味】苦,寒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
  • 鸭涎

    “鸭涎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鸭涎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鸭涎   【出处】《纲目》   【拼音名】Yā Xián   【来源】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唾涎。以生姜少许,塞鸭口中,将鸭倒悬,其涎即下。   【原形态】动物形态详&q
  • 野京豆

    “野京豆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野京豆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野京豆   【别名】勒勒叶   【来源】豆科野京豆Fordia microphylla Dunn,以根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云南。   【性味】苦,寒。
  • 药绿柴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叶三多生药学》。   【拼音名】Yào Lǜ Chái   【英文名】root-bark of Glossy Buckthorn, root-bark of Alder Buckthorn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欧鼠李的树皮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
  • 野牡丹子

    “野牡丹子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野牡丹子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牡丹子   【出处】《陆川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Yě Mǔ Dān Zǐ   【来源】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果实。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收。   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&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