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茶花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油茶花


油茶花

  【拼音名】Yóu Chá Huā

  【别名】茶子木花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花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mellia olelfera Abel[C.oleosa (Lour.)Rehd.]

  采收和储藏:冬季采收。

  【原形态】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3-4m,稀达8m。树皮淡黄褐色,平滑不裂;小枝微被短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4-7mm,有毛;叶片厚革质,卵状椭圆形或卵形,长3.5-9cm,宽1.8-4.2cm,先端钝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亮绿色,无毛或中脉有硬毛,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,侧脉不明显。花两性,1-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,直径3-5cm,无梗;萼片通常5,近圆形,外被绢毛;花瓣5-7,白色,分离,倒卵形至披针形,长2.5-4.5cm,先端常有凹缺,外面有毛;雄蕊多数,无毛,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;子房上位,密被白色丝状绒毛,花柱先端三浅裂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3-5cm,果皮厚,木质,室背2-3裂。种子背圆腹扁,长至2.5cm。花期10-11月,果期次年10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,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。

  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花蕾倒卵形,花朵不规则形,萼片5,类圆形,稍厚,外被灰白色绢毛;花瓣5-7片,时有散落,淡黄色或黄棕色,倒卵形,先端凹入,外表面被疏毛;雄蕊多数,排成2轮,花丝基部成束;雌蕊花柱分离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

  【性味】苦;微寒

  【功能主治】凉血止血。主吐血;咳血;衄血;便血;子宫出血;烫伤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,麻油调敷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子宫出血


油茶花的功效 油茶花的用途 油茶花可以治疗 油茶花的用法 油茶花的用量 油茶花主要治疗 油茶花能够治疗的疾病 油茶花的用法 油茶花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一把篾

      【出处】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   【拼音名】Yì Bǎ Miè   【别名】乌蔹莓,嘿吗野(傣名)   【来源】为葡萄科植物一把篾的根或藤。全年可采。切片晒干。   【原形态】常绿藤本,有卷须。茎藤棕黑色,表面有黄色腺点;韧皮纤维长而结实,可成束撕开
  • 羊角参

    “羊角参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羊角参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羊角参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羊角参   【拼音名】Yánɡ Jiǎo Shēn   【别名】臭儿参、野白芨   【来源】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甘肃黄精Po
  • 阳遂足

      【拼音名】Yánɡ Suí Zú   【别名】蛇尾、海蛇尾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阳遂足科动物滩栖阳遂足的全体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phiura vadicola Matsumoto.   采收和储藏:捕捉后,去掉肉,洗净,晒干。   【原形态】滩栖阳遂足,体
  • 鹦鹉

    “鹦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鹦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鹦鹉   【出处】《纲目》   【拼音名】Yīnɡ Wǔ   【别名】鹦鹘(汪颖《食物本草》),干皋、鹦哥(《纲目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鹦鹉科动物绯胸鹦鹉等的肉。   
  • 油柑木皮

      【出处】《陆川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Yóu Gān Mù Pí   【别名】紫荆皮(《生草药手册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树皮。夏、秋采收。   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"庵摩勒"条。   【化学成份】树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