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李根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郁李根


郁李根

“郁李根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郁李根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郁李根

  【出处】《本经》

  【拼音名】Yù Lǐ Gēn

  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郁李的根。

  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"郁李仁"条。

  【性味】苦酸,凉。

  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凉,无毒。"

  ②《纲目》:"酸,凉,无毒。"

  ③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味苦酸,性凉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治龋齿痛,气滞积聚。

  ①《本经》:"主齿断肿,龋齿,坚齿。"

  ②《别录》:"去白虫。"

  ③《药性论》:"治齿痛,宣结气,破积聚。"

  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小儿热发作汤浴。风蚛牙,浓煎含之。"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煎水含漱。

  【附方】治龋齿:郁李仁根白皮(切),水煮浓汁含之,冷易之。(张文仲)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郁李根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。

  【拼音名】Yù Lǐ Gēn

  【英文名】Root of Dwarf Flowering Cherry, Root of Chinese Bushcherry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郁李的根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rasus japonica(Thunb.)Lois[Prunus japonica Thunb.]

  采收和储藏:秋冬季采挖。

  【原形态】1.郁李,落叶灌木,高1-1.5m。树皮灰褐色,有不规则的纵条纹;幼枝黄棕色,光滑。叶互生;叶柄长2-3mm,被短柔毛;托叶2枚,线形,早落;叶片通常为长卵形或卵圆形,稀为卵状披针形,长3-7cm,宽1.5-2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缺刻状尖锐重锯齿,上面深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脉上无毛或有稀疏柔毛。花先叶开放或花叶同开,1-3朵簇生,花梗长5-10mm,有棱;萼筒陀螺形,长宽近相等,无毛,萼片椭圆形;雄蕊约1cm;核表面光滑。花期5月,果期7-8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1.郁李生长在向阳山坡、路旁或小灌木丛中。

  资源分布:1.郁李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山东、浙江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苦;酸;凉

  【归经】脾;胃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杀虫,行气破积。主龋齿疼痛,小儿发热,气滞积聚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含漱;或洗浴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齿痛 积聚 破积 破积聚 龋齿 龋齿痛


郁李根的功效 郁李根的用途 郁李根可以治疗 郁李根的用法 郁李根的用量 郁李根主要治疗 郁李根能够治疗的疾病 郁李根的用法 郁李根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椰子油

    “椰子油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椰子油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椰子油   【出处】《纲目拾遗》   【拼音名】Yē Zi Yóu   【来源】为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,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。   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参见&q
  • 洋地黄

    “洋地黄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洋地黄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洋地黄   【别名】毛地黄   【来源】玄参科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.,以叶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上海、浙江、北京等地有栽培。   【化
  • 野猪脂

    “野猪脂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野猪脂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猪脂   【出处】《食疗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Yě Zhū Zhī   【别名】野猪膏(孟诜)。   【来源】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脂肪。   【原形态】动物形态详&q
  • 岩椒草

    “岩椒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岩椒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岩椒草   【出处】《四川中药志》   【拼音名】Yán Jiāo Cǎo   【别名】臭节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松风草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石胡椒、臭沙子(《四川
  • 一枝香

    “一枝香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一枝香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一枝香   【出处】江苏   【拼音名】Yì Zhī Xiānɡ   【别名】狼尾拉花、气管炎草。   【来源】为玄参科植物水蔓青的全草。   【原形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