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短肠蕨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中华短肠蕨


中华短肠蕨

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
  【拼音名】Zhōnɡ Huá Duǎn Chánɡ Jué

  【英文名】Chinese Twin-sorus Fern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短筋蕨的根茎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lantodia chinensis(Bak.) Ching[Asplenium chinense Bak.]

  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植株高50-80cm或更高。根茎横生,顶端密被线状披针形鳞片,全缘。叶近生;叶柄长20-30cm,深禾秆色,仅基部被鳞片,向上光滑;叶片草质,卵状三角形,长35-60cm,基部宽25-45cm,顶端长渐尖并为羽裂,三回羽状;羽片12-16对,互生斜向上,有柄,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披针形,基部1对羽片最大,长约40cm,宽约12cm,先端尾状渐尖;小羽片互生,近平展,长圆状披针形,长5-8cm,基部宽1.5-2.3cm,先端渐尖,基部近截形,边缘下部羽状,向上深羽裂或几达小叶轴;末回小羽片或裂片长圆形,宽33.5-5mm,先端圆钝,边缘缺刻状或浅裂;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,每裂片有分叉的侧脉6-7对。孢子囊群线形或长圆形,单生于分叉侧脉的上侧一脉中部,每裂片有3-5对;囊群盖线形或长圆形,膜质,宿存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550m的林下沟边或石缝中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  【性味】微苦;涩;凉

  【归经】肺;肝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;祛湿。主黄疸型肝炎;流行性感冒等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-30g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茎:味微苦、涩、性凉。有清热祛湿的功能。用于黄疸型肝炎、流感等症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黄疸型肝炎 流行性感冒 祛湿


中华短肠蕨的功效 中华短肠蕨的用途 中华短肠蕨可以治疗 中华短肠蕨的用法 中华短肠蕨的用量 中华短肠蕨主要治疗 中华短肠蕨能够治疗的疾病 中华短肠蕨的用法 中华短肠蕨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猪血

    “猪血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猪血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猪血   【出处】《别录》   【拼音名】Zhū Xuè   【来源】为猪科动物猪的血。   【原形态】动物形态详"猪肉"条。   【化学
  • 真藓

      【出处】1.《别录》下品记有屋游,云:“屋游生屋上阴处。八月、九月采。”2.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“此瓦屋上青苔衣也。”3.垣衣在《别录》列为中品,云:“生古垣墙阴或屋上。”4.《纲目》云:“此乃砖墙城垣上苔衣也。生屋瓦上者,即为屋游。”屋游及垣衣其原植物均与本品相似。此皆指阴湿墙头及屋顶上习见的
  • 钟萼木

      【拼音名】Zhōnɡ è Mù   【别名】山桃树、伯乐树   【来源】钟萼木科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.,以树皮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江西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。  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活血。主治筋骨痛  
  • 紫三角

      【拼音名】Zǐ Sān Jiǎo   【别名】叶子花   【来源】紫茉莉科紫三角Bougainvillea glabra Choisy,以花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南方各地栽培。   【化学成份】含毛蕊草糖(verbascose,C 30 H 52 O 26 )。
  • 斩龙草

    “斩龙草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斩龙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斩龙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斩龙草   【拼音名】Zhǎn Lónɡ Cǎo   【别名】大蓬蒿、额河千里光   【来源】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羽叶千里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