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绣线梅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中华绣线梅


中华绣线梅

  【拼音名】Zhōnɡ Huá Xiù Xiàn Méi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的全株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illia sinensis Oliv.

  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晒干或鲜用。

  【原形态】1.中华绣线梅,灌木,高达2m。小枝圆柱形,无毛,幼时紫褐色,老时暗灰褐色。冬芽卵形,先端钝,微被短柔毛或近于无毛,红褐色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7-15cm,微被毛或近于无毛;托叶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湖或急尖,全缘,长0.8-1cm,早落;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长5-11cm,宽3-6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稀宽楔形,边缘有重锯齿,常不规则分裂,两面无毛或在下面脉腑有柔毛。花两性;顶生总状花序,长4-9cm,花梗长3-10mm,无毛;花直径6-8mm;萼筒钟状,长1-1.2cm,外面无毛,内面被短柔毛;萼片5,三角形,先端尾尖,全缘,长3-4mm;花瓣5,倒卵形,长约3mm,宽约2mm,先端圆钝,淡粉红色;雄蕊10-15,花丝不等长,生于萼筒边缘,排成不规则的2轮;心皮1-2,子房先端有毛,花柱直立。蓇葖果长椭圆形,萼筒宿存,外被疏生长腺毛。花期5-6月,果期8-9月。

  2.毛叶绣线梅,本种与中华绣线梅,本种与中华绣线梅很相似,惟小枝、叶柄和叶片下面都具有密毛,叶边缘分裂较深,花梗长(3-3mm)、萼筒(长8-9mm)较短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1.生于海参拔1000-2500m的山坡、山谷或沟边杂木林中。

  2.生于海参拔1000-2500m的山坡丛林中。

 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  2.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叶含山梨醇(sorbitol)及鞣质(tannin)。

  【性味】味辛;性平

 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解表;和中止泻。主感冒;泄泻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0-60g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和中 祛风解表


中华绣线梅的功效 中华绣线梅的用途 中华绣线梅可以治疗 中华绣线梅的用法 中华绣线梅的用量 中华绣线梅主要治疗 中华绣线梅能够治疗的疾病 中华绣线梅的用法 中华绣线梅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蜘蛛七

      【别名】珍珠七、马蹄、七星、七里香、地花椒、拔地麻   【来源】败酱科蜘蛛七Valeriana fauriei Briq.,以根、全草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湖北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根:主治气痛,心痛,腹痛,神经衰弱。   全草:捣烂外敷,治无名肿毒   【摘录】《全
  • 竹叶艾

      【拼音名】Zhú Yè ài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苏门白酒草的全草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nyza sumatrensis (Retz.) Walker [Eigeronb sumatrensis Retz. ]  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  
  • 制川乌

      【英文名】RADIX ACONITI PREPARATA   【来源】本品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。   【性状】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的片。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,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。体轻,质脆,断面有光泽。无臭,微有麻舌感。   【鉴别】照川乌项下的[鉴别](2)项试验,显相同的结果
  • 震天雷

      【拼音名】Zhèn Tiān Léi   【别名】九牛造、九牛七、翻天印、柳州七   【来源】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震天雷Euphorbia hylonoma Hand.-Mazz.,以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晒干。   【性味】甘、微苦,凉。有毒。   【功能
  • 栀子叶

    “栀子叶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栀子叶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栀子叶   【出处】《本草求原》   【拼音名】Zhī Zi Yè   【别名】黄枝叶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叶。   【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