锥螺厣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锥螺厣


锥螺厣

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

  【拼音名】Zhuī Luó Yǎn

  【英文名】prick snail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锥螺科动物棒锥螺及笋锥螺的厣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2.Turritella terebra Linnaeus

  采收和储藏:退潮后于沙滩上掘沙捕取。用沸水烫死后,取厣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1.棒锥螺,贝壳尖锥形,质坚,一般壳高108-132mm,宽约为高的1/5。螺层20-23层,每层高、宽度增长均匀。壳面微凸,缝合线深,呈沟状,壳顶尖细,螺旋部很高,约为体螺层的5倍。每一螺层表面有螺肋5-7条。肋间还杂有微细肋纹,体螺层上有螺肋9条。壳表黄褐色或紫褐色。生长线明显,有时形成褶襞,壳口近圆形,壳内面具有与壳表螺肋相应的沟纹,外唇薄,易破损,内唇较坚。厣角质,圆而质,圆而薄,易破碎,粟色。核位于中央。

  2.笋锥螺,贝壳长尖锥形,质稍薄,尚坚,一般壳高145-168mm,宽约为高的1/5,螺层28-29层,壳顶尖细,极易断裂,缝合线深凹。螺层中部稍膨胀,每一螺层表面通常有螺肋5-6条,在体螺层约为11条,第2条间还具细肋。壳表黄褐色或淡灰紫色,生长线较稀,近边缘常形成细的纵褶。壳口近圆形,内面紫褐色。外唇薄,锐利;内唇略厚,上端染有紫色。厣角质与上种相同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1.生活于潮间带低潮线附近至潮下带40m深的泥沙质或软泥质海底。

  2.生活于10-40m深的泥沙质海底。

  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东、南沿海。

  2.为福建以南沿海羽见种。

  【性状】性状鉴别,厣为类圆形有薄片,红棕色至棕褐色,表面有环纹。角质,坚韧。气微腥,味咸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壳主含碳酸钙。厣主要由胶蛋白组成,含蛋白质80%以上,还含10余种氨基酸。

  【性味】味咸;性平

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明目。主结膜炎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焙干研粉,3-9g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结膜炎 清热明目


锥螺厣的功效 锥螺厣的用途 锥螺厣可以治疗 锥螺厣的用法 锥螺厣的用量 锥螺厣主要治疗 锥螺厣能够治疗的疾病 锥螺厣的用法 锥螺厣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棕榈皮

    “棕榈皮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棕榈皮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棕榈皮   【出处】《日华子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Zōnɡ Lǘ Pí   【别名】拼榈木皮(《本草拾遗》),棕毛(《普济方》),棕皮(《本草求原》)。   【
  • 紫绿草

    “紫绿草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紫绿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绿草   【拼音名】Zǐ Lǜ Cǎo   【别名】阿伯秀[苗语]   【来源】荨麻科粗齿冷水花Pilea fasciata Franch.,以全草入药。  
  • 紫荆木

    “紫荆木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紫荆木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紫荆木   【出处】《开宝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Zǐ Jīnɡ Mù   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木部。   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"紫荆皮"
  • 茱苓草

    “茱苓草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茱苓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茱苓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茱苓草   【拼音名】Zhū Línɡ Cǎo   【来源】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茱苓草Gentiana apiata N. E.
  • 紫花芥子

      【拼音名】Zǐ Huā Jiè Zǐ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十字花科植物涩荠的种子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lcolmia africana (L.)R.Br.[Hesperis africana L.]   采收和储藏:7-9月果实成熟时,割取全草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