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
蚶

“蚶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蚶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蚶

  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

  【拼音名】Hān

  【别名】魁陆(《尔雅》),魁蛤、复累、瓦屋子(《说文》),蚶子(《岭表录异》),伏老(《本草图经》),血蚶、毛蛤(《山东中药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蚶科动物魁蚶、泥蚶、毛蚶等蚶子的肉。春、秋采捕。

  【原形态】①魁蚶

  贝壳2片,坚厚,呈斜卵圆形,极膨胀,合抱近于球形。壳长约8厘米,宽约6厘米。壳顶稍接近,背部两侧略呈钝角;腹缘圆,前端短,后端延伸。放射肋宽,平滑整齐,约42~48条,无明显的结节。壳面白色,被棕色外皮及细毛;壳内面白色,近顶部略灰色。边缘厚,有与放射肋沟相当的突齿。铰合部直,铰合齿约70枚,由两端向中央渐细密。外套痕与闭壳肌痕均显明,前闭壳肌痕较小,近圆形,后闭壳肌痕较大,近方形。外套边缘厚,有褶襞,外侧具有与边齿相当的刻纹。

  生活于浅海泥沙中。我国沿海均有分布。

  ②泥蚶

  贝壳较小,卵圆形。长约4.5厘米,宽约4厘米。壳顶间距离较远,放射肋18~20条,由断续的粒状突起构成。铰合齿约40枚。

  生活于浅海软泥滩中。沿海地区均有分布;山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地亦有养殖。

  ③毛蚶(《本草求原》)

  贝壳较短而宽,呈长卵形。两壳通常不等,右壳较小,背侧两端略具棱角。壳表放射肋30~34条,肋上有小结节,左壳上较显明,外面被有带毛的壳皮,铰合齿约50枚。

  生活于浅海泥沙中。沿海地区均有分布。

  以上几种动物的贝壳(瓦楞子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魁蚶肉含水分82.04%、粗蛋白质15.79%、粗脂肪0.45%、灰分1.72%、糖原1.067%。每100克含维生素A元400国际单位,B1-200微克,B2-200微克,尼克酸2.5毫克,C-10毫克。

  【性味】甘,温。

  ①《别录》:"昧甘,平,无毒。"

  ②《食疔本草》:"寒。"

  ③《品汇精要》:"味咸,性温,无毒。"

  【功能主治】补血,温中,健胃。治血虚瘙痹,胃痛,消化不良,下痢脓血。

  ①《别录》:"主瘙痹泄痢,便脓血。"

  ②《食疗本草》:"润五脏,治消渴,开关节。"

  ③《本草拾遗》:"治心腹冷气,腰脊冷风,利五脏,健胃。"

  ④《四声本草》:"温中消食,起阳。"

  ⑤《日华子本草》:"益血色。"

  ⑥《医林纂要》:"补心血,散瘀血,除烦醒酒,破结消痰。"

  【注意】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湿热盛者忌之。"

  【各家论述】《本草经疏》:"蚶,味甘,气温,性亦无毒。《经》曰:里不足者,以甘补之。又曰: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。甘温能益气而补中,则五脏安,胃气健,心腹腰脊风冷俱瘳矣,胃健则食自消,脏暖则阳自起,气充则血自华也。"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蚶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  【拼音名】Hān

  【英文名】blood clam

  【别名】魁陆、魁蛤、复累、瓦屋子、蚶子、伏老、血蚶、毛蛤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蚶科动物魁蚶、泥蚶、毛蚶等的肉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Scapharca inflata(Reeve)2.Tegillarca granosa(Linnaeus)3.Scapharca subcrenata

  采收和储藏:捕得后,洗净,沸水略煮,去壳取肉用。

  【原形态】1.魁蚶,贝壳斜卵圆形,坚厚,一般壳长80-104mm,高62-85mm,大者长可达122mm,高102mm。两壳合抱,左壳比右壳稍大,极膨胀,壳顶突出,向内弯曲,稍超过韧带面。韧带梭形,具黑褐色角质厚皮。背部两侧略呈钝角,壳前缘及肤缘均呈圆形;后缘延伸呈截形。放射肋宽,平滑整齐,无明显结节,约42-48条,以43-44条较多见,生长轮脉明显,壳面白色。壳内面白色,铰合部直,铰合齿60-70枚,中间者细小直立,两端渐大而外斜。闭壳肌良明显,前痕小,卵形;后痕大呈梨形,外套痕明显,鳃黄赤色。壳边缘厚,有与放射肋沟相应的齿状突起。

  2.泥蚶,贝壳卵圆形,极坚厚,壳长43mm左右,高36mm左右,两壳相当膨胀,宽度略小于高度。两壳顶间的距离较远,壳表放射肋发达,共18-21条,肋上具有极显着的断续颗粒状结节,此结节在壳边缘部分不甚明显,壳内面灰白色,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。铰合部直,铰合齿约40个。前闭壳肌痕较小,呈三角形;后闭壳肌痕大,近方形。

  3.毛蚶,贝壳长卵圆形,质坚厚,壳长54mm左右,高46mm左右,两壳极膨胀,宽为高的3/4-4/5,右壳比左壳稍小,背侧两端略有棱角,壳顶稍偏前方,两壳顶间的距离中等。壳表放射肋30-35条,肋凸较密,呈方形小结节,左壳上较明显。壳表面被有棕褐色绒毛状壳皮,外皮常易磨损脱落,使壳面常有白色。壳内面白色或灰黄色,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齿和沟。铰合部直,铰合齿约50个,中间小而密;两侧大而疏。前闭壳肌痕小略呈马蹄形,后闭壳肌痕为卵圆形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1.生活于潮下带5m至10-30m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。

  2.生活于潮湿带中、下区软泥海滩,潜栖泥内深约70mm。

  3.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4-20m的泥沙质海底,喜稍有淡水流入的河口附近。

  资源分布:1.我国沿海均有分布,以辽宁、山东产量最多。

  2.我国广布于沿海。

  3.我国广布于沿海,尤以渤海湾产量最大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魁蚶肉含水分82.04%、粗蛋白质15.79%、粗脂肪0.45%、灰分1.72%、糖原1.067%。每100g含维生素A元400国际单位,B1200μg, B2200μg,尼克酸2.5mg,C10mg。

  【性味】味甘;性温

  【归经】归脾;胃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补气养血;温中健胃。主痿痹;胃痛;消化不良;下痢脓血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0-30g。

  【注意】不可多食;内有湿热者慎服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1.《本草经疏》:蚶,味甘,气温,性亦无毒。《经》曰:里不足者,以甘补之。又曰:形不足者,温之以气。甘温能益气而补中,则五脏安,胃气健,心腹腰脊风冷俱瘳矣,胃健则食自消,脏暖则阳自起,气充则血自华也。

  2.《别录》:主痿痹泄痢,便脓血。

  3.《食疗本草》:润五脏,治消渴,开关节。

  4.《本草拾遗》:治心腹冷气,腰脊冷风,利五脏,健胃。

  5.《四声本草》:温中消食,起阳。

  6.《日华子本草》:益血色。

  7.《医林纂要》:补心血,散瘀血,除烦醒酒,破结消痰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  • 相关书籍记载:
  • 《医学入门》:蚶
  • 《证类本草》:蚶

相关中药

  • 华山矾根

    “华山矾根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华山矾根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华山矾根   【出处】《南宁市药物志》   【拼音名】Huà Shān Fán Gēn   【别名】土常山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山
  • 红花鹅掌柴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   【拼音名】Hónɡ Huā é Zhǎnɡ Chái   【英文名】root of Redflower schefflera   【别名】七叶莲、通花树、当遁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红花鹅掌柴的茎皮及根。   拉丁植物动
  • 红接骨草

    “红接骨草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红接骨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接骨草   【别名】耳草长蒴苣苔、矮脚甘松、石上莲   【来源】苦苣苔科红接骨草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,以全草入药。   【生
  • 黄麻子

    “黄麻子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黄麻子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黄麻子   【出处】《纲目拾遗》   【拼音名】Huánɡ Má Zi   【别名】大麻子(汪连仕《采药书》)。   【来源】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种子。
  • 黑豆衣

      【拼音名】Hēi Dòu Yī   【别名】黑豆皮、穞豆皮   【来源】豆科大豆Glycine max (L.) Merr,以种皮入药。   【生境分布】东北、河北、山东。   【功能主治】养血祛风。主治阴虚盗汗、虚热、烦躁、头晕目昏,血寒,风痹   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