莲座革菌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莲座革菌


莲座革菌

“莲座革菌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“莲座革菌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莲座革菌

  【来源】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革菌科革菌Thelephora vialis Schw.,以子实体入药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树林内地上。

  【性味】甘、平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追风散寒,舒筋活络

  【备注】为山西太原“舒筋丸”原料之一。

 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莲座革菌

  【拼音名】Lián Zuò Gé Jūn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革菌科真菌莲座革菌的子实体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elephora vialis Schw.

 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除去泥沙杂质,洗净,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子实体革质,漏斗状,中部层叠呈莲座状,高宽各达10cm。盖面浅米黄色至浅褐色,往往有辐射状皱纹。子实层平滑或有疣状突起,淡粉灰色至暗灰色。菌柄短,偏生至中生。菌肉白色。孢子在显微镜下淡青灰色,有小瘤,近球形,直径5-7μm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阔叶林或针叶林中地上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青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  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菌盖漏斗状、中部层叠呈莲座状,直径约10cm,长约8cm,浅米黄色或浅褐色,表面有辐射状皱褶;下表面的子实层平滑或有疣状突起,粉灰色。菌肉浅米黄色。菌柄短,有很少分枝,稍偏生或中生,色与菌盖相似。革质。气微或臭。

  【性味】甘;平

  【功能主治】祛风散寒;舒筋活络。主风湿痹痛;筋脉拘挛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6g;或浸酒服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活络 筋脉拘挛 祛风散寒 散寒 舒筋 舒筋活络 追风


莲座革菌的功效 莲座革菌的用途 莲座革菌可以治疗 莲座革菌的用法 莲座革菌的用量 莲座革菌主要治疗 莲座革菌能够治疗的疾病 莲座革菌的用法 莲座革菌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庐山石韦

      【拼音名】Lú Shān Shí Wéi   【英文名】Shearer’s Felt Fern Leaf   【别名】大石韦、光板石韦   【来源】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(Bak.)Ching的叶。   【
  • 里白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》   【拼音名】Lǐ Bái   【英文名】Glaucous Diplopterygium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里白科植物里白的根茎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plopterygium glaucum(Thunb.ex H
  • 篱天剑

      【别名】打碗花、面根藤   【来源】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篱打碗花Calystegia sepium (L.) R. Brown,以根入药。秋季采集,晒干。   【性味】甘,寒。   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利湿,理气健脾。用于急性结膜炎,咽喉炎,白带,疝气   【用法用量】0.3
  • 骆驼黄

    “骆驼黄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骆驼黄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骆驼黄   【出处】《纲目》   【拼音名】Luò Tuo Huánɡ   【来源】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胆囊结石。   【性味】苦,平,微毒。  
  • 柳兰叶风毛菊

     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草药》。   【拼音名】Liǔ Lán Yè Fēnɡ Máo Jú   【英文名】all-grass of Willowweedleaf Saussurea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柳叶菜风毛菊的全草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ussure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