擘蓝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擘蓝


擘蓝

  【出处】本品载于《滇南本草》,原名苤蓝。《农政全书》"芥蓝"条载:"但食根之菜,如芥、芦菔、蔓青之属,魁皆在土中;此则魁在土上,为异耳。"所述特征与球茎甘蓝一致。《纲目拾遗》"茄连"条引《延绥镇志》载:"叶如兰草而肥厚,种之畦塍,根圆大类葵,露出土外,开黄花,京师谓之撇兰。"所述亦似本品。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在"甘蓝"条中云:"《农政全书》:北人谓之擘蓝。按此即今北地撇蓝,很大有十数厅者,生食、酱食,不宜烹饪

  【拼音名】Bò Lán

  【别名】苤蓝、撇蓝、茄连、甘蓝、玉蔓青、芥兰头、玉头、香炉菜。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球茎、叶片和种子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assica caulorapa Pasq.

  采收和储藏:4-7月播种者,夏、秋季采,9月播种者,冬、春季采。

  【原形态】球茎甘蓝 二年生草本。植株光滑无毛,具白粉。第1年生茎短缩,近地面部分逐渐膨大成肉质球状体或扁球体,直径5-12cm,表面蓝绿色,光滑无毛,常有白粉,也有带紫色的,内面肉质的部分为乳白色,微有辛辣味。叶片集生于球茎的顶部,具长柄;叶片卵圆形至长圆形,长10-25cm,叶片基部两侧有1-2裂片,边缘具不规则牙齿;第2年生茎伸长,高30-80cm,茎生叶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,长8-11cm,宽2-4cm,叶缘具疏齿,或凹波状,基部渐狭呈翅状,无柄,但不抱茎。总状花序生枝顶,开花后花序轴渐延伸,花大,排列疏松;萼片4,宽披针形,光滑无毛,直立,外侧2枚较大,基部略呈囊状,内侧2枚较小;花瓣乳黄色,长倒卵形,长1.8-2cm,基部具爪,约1cm长;雄蕊6,外侧2枚稍短,长雄蕊长1.3cm,短雄蕊长1cm;雌蕊1,子房圆柱形,花柱不明显,柱头头状。长角果长圆形,先端具短椽。种子球形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供蔬食。

  【化学成份】球茎含蛋白质、脂肪、钙、磷、铁。

  【性味】甘;辛;凉

  【功能主治】健脾利湿;解毒。主脾虚水肿;小便淋浊;大肠下血;湿热疮毒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0-60g;生食或烧存性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吹鼻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疮毒 大肠下血 健脾 健脾利湿 解毒 淋浊 利湿 热疮 水肿 小便淋浊 下血


擘蓝的功效 擘蓝的用途 擘蓝可以治疗 擘蓝的用法 擘蓝的用量 擘蓝主要治疗 擘蓝能够治疗的疾病 擘蓝的用法 擘蓝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白马骨

    “白马骨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白马骨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马骨   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   【拼音名】Bái Mǎ Gǔ   【别名】六月雪、路边金(《宁乡县志》),满天星((阳春县志》),路边鸡(《草木便方》),六月冷
  • 薜荔

    “薜荔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薜荔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薜荔   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   【拼音名】Bì Lì   【别名】木莲藤(《日华子本草》),辟萼(《质问本草》),石壁莲(《植物名汇》),木瓜藤、膨泡树、饼
  • 白云花根

    “白云花根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白云花根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白云花根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云花根   【拼音名】Bái Yún Huā Gēn   【别名】法罗海、滇独活、毛爪参、香白芷[云南]
  • 荜茇

    “荜茇”在《中国药典》 “荜茇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荜茇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国药典》:荜茇   【拼音名】Bì Bá   【英文名】FRUCTUS PIPERIS LONGI   【别名】荜拔、鼠尾   【来
  • 白首乌

    “白首乌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白首乌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白首乌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首乌   【拼音名】Bái Shǒu Wū   【别名】山东何首乌、泰山何首乌   【来源】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戟叶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