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辣树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臭辣树


臭辣树

“臭辣树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“臭辣树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臭辣树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臭辣树

  【拼音名】Chòu Là Shù

  【别名】野米辣、野吴芋、臭桐子树

  【来源】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臭辣树Euodia fargesii Dode,以果入药。秋季采,阴干。

  【性味】苦、辛,温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止咳。用于麻疹后咳嗽

  【用法用量】鲜果实5~6钱。

  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臭辣树

  【出处】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
  【拼音名】Chòu Là Shù

  【别名】野米辣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刁近树、臭桐子树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臭辣树的果实。

  【原形态】落叶乔木,高15米,树皮平滑,淡灰色至暗灰色,枝条紫褐色至灰褐色,皮孔圆或长圆形。叶对生,单数羽状复叶:小叶7片(5~11片),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6~11厘米,宽2~6厘米,基部圆或宽楔形,常偏斜,先端渐尖。上面绿色,无毛或有时疏被短柔毛,下面灰白色,沿主脉疏被长柔毛或常脱落,但脉腋间及主脉的基部二侧毛常密生成丛,无油腺点;叶轴顶端的小叶柄长1.5~2.5厘米,侧生小叶柄长2~6毫米。伞房花序顶生;花白色;萼片5浅裂,裂片三角形,边缘被短睫毛;花瓣5;雄花内退化子房顶端5深裂;雌花的退化雄蕊极短小,子房几近圆球形,花柱极短小。蓇葖果4~5裂,稀为3裂。种子棕黑色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地上,山溪边湿润树丛中。分布江西、浙江及长江上、下游各地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治腹痛,麻疹后咳嗽。

  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肚痛。"

  ②江西《草药手册》;"治麻疹后咳嗽。"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钱(鲜者5~6钱)。

  【附方】治小儿麻疹后咳嗽不止:臭辣树鲜果五至六钱,鲜高粱泡根四至五钱,鲜金银花藤三至四钱,鲜醉鱼草根四至五钱,甘草三至四钱。水煎,早晚饭前各履一次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臭辣树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
  【拼音名】Chòu Là Shù

  【英文名】Fruit of Farges Evodia

  【别名】野米辣、臭辣吴萸。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臭辣树的果实。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vodia fargesii Dode

  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摘成熟果实,鲜用或晒干。

  【原形态】臭辣树 落叶乔木,高15m。树皮平滑,浅灰色至暗灰色,枝条紫褐色至灰褐色,皮孔圆或长圆形。奇数羽状复叶对生;叶轴顶端小叶柄长1.5-2.5cm,侧生小叶柄长2-6mm;小叶7片(5-11),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6-11cm,宽2-6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常偏斜,全缘,上面绿色,无毛或有时疏被短柔毛,下面灰白色,干后苍绿色或暗褐色,沿主脉疏被长柔毛或脱落,但脉腋间及主脉的基部两侧毛常密生成丛,无腺点。聚伞圆锥花序顶生,花序长6-10cm,宽8-12cm或更宽,花轴及花柄疏被短柔毛;萼片5浅裂,三角形,长约1mm,边缘被短睫毛;花瓣5,白色;雄花内退化子房先端5深裂;雌花的退化雄蕊极短小;子房上位,近圆球形,花柱极短小。蓇葖果4-5裂,稀为3裂,淡红色。种子棕黑色,卵圆形,直径约3mm。花期6-8月,果期9-10月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向阳山坡,溪边湿润树丛中。

  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  【性状】性状鉴别 果实呈星状扁球形,多由5或4枚中部以下离生蓇葖果组成。表面棕黄色至绿褐色,略粗糙,具皱纹,油点稀疏,或不甚显,顶端呈梅花状深裂,基部残留果梗,略被柔毛或无毛。种子棕黑色。质硬而脆。气微香,味苦、微辛辣。

  【性味】苦;辛;温

  【归经】肺;肝经

  【功能主治】目咳;散寒;止痛。主咳嗽;腹痛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9g,鲜品15-18g。

  【附方】治小儿麻疹后咳嗽不止:自辣树鲜果五至六钱,鲜高梁泡棍四至五钱,鲜金银花藤三至四钱,鲜醉鱼草根四至五钱,甘草三至四钱。水煎,早晚饭前各服一次。

  【各家论述】1.《广疥西药植名录》:治肚痛。

  2. 江西《草药手册》:治麻疹后咳嗽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肚痛 腹痛 咳嗽 麻疹 散寒 止咳 止痛


臭辣树的功效 臭辣树的用途 臭辣树可以治疗 臭辣树的用法 臭辣树的用量 臭辣树主要治疗 臭辣树能够治疗的疾病 臭辣树的用法 臭辣树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刺猬皮

    “刺猬皮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刺猬皮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刺猬皮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刺猬皮   【拼音名】Cì Wei Pí   【别名】猬皮、刺鼠皮、刺球子皮   【来源】刺猬科动物刺猬Eri
  • 长叶水麻

      【拼音名】Chánɡ Yè Shuǐ Má 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长叶水麻的茎叶。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bregeasia longifolia(Bum.f.)Wedd.[Urtica longifolia Burm.f.;D.velutinaGaud.]   采
  • 豉虫

    “豉虫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豉虫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豉虫   【出处】《本草拾遗》   【拼音名】Chǐ Chónɡ   【别名】豉母虫(《补缺肘后方》)   【来源】为豉虫科昆虫豉虫的全虫。   【原形态】体
  • 刺糖

      【拼音名】Cì Tánɡ   【别名】刺蜜   【来源】豆科骆驼刺属植物骆驼刺Alhagi pseudoalhagi Desv.的分泌糖粒,其种子也入药。夏季将布或纸铺地下,用棍敲打,使糖粒落下即成;秋季采种子,晒干。   【性味】甘、酸,温。   
  • 草灵芝

    “草灵芝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草灵芝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草灵芝   【别名】八股绳、长梗岩须、雪灵芝、水麻黄   【来源】杜鹃花科岩须属植物岩须Cassiope selaginoides Hook. f. et Thoms.,以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