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芥根


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:

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

荆芥根


荆芥根

“荆芥根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

“荆芥根”在《中华本草》


《中药大辞典》:荆芥根

  【出处】《纲目》

  【拼音名】Jīnɡ Jiè Gēn

  【来源】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根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治吐血,牙痛,瘰疬

  【附方】①治吐血不止:荆芥连根,洗,捣汁半盏服;干穗为末亦可。(《经验方》)

  ②治风热牙痛:荆芥根、乌桕根、葱根等分。煎汤频含漱之。(《纲目》)

  ③治瘰疬溃烂:荆芥根下一段,剪碎,煎沸汤,温洗良久,看烂破处紫黑,以针一刺,去血再洗;用樟脑、雄黄等分,为末,麻油调扫上,出水,次日再洗再扫,以愈为度。(《活法机要》)

  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
《中华本草》:荆芥根

  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
  【拼音名】Jīnɡ Jiè Gēn

  【英文名】Root of Fineleaf Schizonepeta

 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裂叶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根

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.multifida tenuifolia (Benth.) Briq. S.multifida (L.) Briq.

 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挖取根部,洗净,晒干,或鲜用。

  【原形态】一年生草本,高60-100cm。具强烈香气。茎直立,四棱形,上部多分枝,基部棕紫色。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;茎基部的叶片无柄或近无柄,羽状深裂,裂片5,中部及上部叶无柄,羽状深裂,裂片3-5,长1-3.5cm,宽1.5-2.5cm,宽1.5-2.5cm,先端锐尖,基部楔状渐狭并下延至叶柄,裂片披针形,全缘,上面暗绿色,下面灰绿色,两面均无毛,脉上及边缘较密,有腺上噗。花为轮伞花序,多轮密集于枝端,形成穗状,长3-13cm;苞片叶状,长4-17mm;小苞片线形,较小;花小,花萼漏斗状倒圆锥形,长约3mm,径约1.2mm,被灰色柔毛及黄绿色腺点,先端5齿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;化冠浅红紫色,二唇形,长约4mm,上唇先端2浅裂,唇3裂,中裂片最大;雄蕊4,二强;子房4纵裂,花柱基生,柱头2裂。小坚果4,长圆状三棱形,长约1.5mm,径约0.7mm,棕褐色,表面光滑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1月。

  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40-50cm。茎基部木质化,上部四棱形,被白色长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约1.5cm;叶羽状深裂或分裂,有时浅裂至全缘,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全缘或具疏齿,长2-3.4cm,宽1.5-2cm,先端锐尖,基部近截形至心形,上面深绿色,微被柔毛,下面白黄色,被白色短硬毛,脉上及边缘被睫毛,有腺点。多数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穗状花序,长6-12cm;苞片叶状,深或全缘,卵形,长约1cm;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带紫色,与花等长工稍长;花萼紫色,长约5mm,有15条脉,外被稀疏短柔毛,先端5齿裂,三角形;花冠二唇形,蓝紫色,干后淡黄色,长约8mm,被柔毛,上唇2裂,下唇3裂,中裂片最大;雄蕊4,花药淡紫色,花柱细长,柱头2裂。小坚果4,扁长圆形,腹部稍具棱,长约1.6mm,宽约0.6mm,褐色。花期7-9月,果期9月以后。

  【生境分布】生态环境:1.生于山坡路旁或山谷。海拔在540-2700m之间。多栽培,亦有野生。

  2.生于海拔1300-2000m的松林林缘、山坡草丛或湿润的草原上。

 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黑龙江、辽宁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河南、河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
  2.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
  【功能主治】止血;止痛。主吐血;崩漏;牙痛;瘰疬

 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研末,每次3-5g;或鲜品捣汁。外用:适量,水煎洗或漱口。

 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治疗疾病: 崩漏 瘰疬 牙痛


荆芥根的功效 荆芥根的用途 荆芥根可以治疗 荆芥根的用法 荆芥根的用量 荆芥根主要治疗 荆芥根能够治疗的疾病 荆芥根的用法 荆芥根的详细介绍

相关中药

  • 荚果蕨贯众

    “荚果蕨贯众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荚果蕨贯众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荚果蕨贯众   【拼音名】Jiá Guǒ Jué Guàn Zhònɡ   【英文名】Rhizoma Matteucciae Stru
  • 聚藻

      【出处】《本草图经》在"海藻"条引陆玑《诗疏》云:"藻,水草,生水底。有二种……一种茎如钗股,叶如蓬蒿,谓之聚藻……"《品汇精要》在引述上文后,又云:"二藻但能茹而已,非海中所生者。"说明聚藻是一种淡水生植物。《纲目》载:"藻有二种,水中
  • 金线草

    “金线草”在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“金线草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金线草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金线草   【拼音名】Jīn Xiàn Cǎo   【别名】毛蓼、山蓼、一串红、铁拳头、红花铁菱角、蓼子七、鸡心七、九龙盘
  • 蒟酱叶

    “蒟酱叶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蒟酱叶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蒟酱叶   【出处】《唐本草》   【拼音名】Jǔ Jiànɡ Yè   【别名】萎叶(《纲目》),蒟叶(《本经逢原》),橹叶(《纲目拾遗》),青荖叶(《岭
  • 锯锯藤

    “锯锯藤”在《中药大辞典》 “锯锯藤”在《中华本草》 《中药大辞典》:锯锯藤   【出处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   【拼音名】Jù Jù Ténɡ   【别名】猪殃殃,桑恣噶尔布(藏名)。   【来源】为茜草科植